《罗丹的情人》是法国作家安妮·德尔贝创作的一部传记体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伟大的艺术家罗丹的情人。
作者结合大量的史料,以优美的文学之笔,讲述了极具天赋和才华的卡米耶·克洛岱尔在爱上罗丹之后的毁灭性遭遇。
这部书后来出了同名电影,看过之后更是令人唏嘘不已。
多少年来,人们只知道卡米耶“罗丹的情人”的身份,却残忍地忽视了她杰出的艺术才华;
只将她与罗丹的风流韵事作为饭后谈资,却忘记了她为此而毁掉了一生。
卡米耶生来就具有很高的艺术天赋,她对雕塑的热爱得到了父亲的全力支持。为了她能够更好的学习雕塑,她的父亲不顾妻子的反对,举家搬迁到当时的“艺术之都”——巴黎。
在这个看似开放包容的城市,女子却是不能到艺术学院学习的。于是,卡米耶和另外三个女雕塑家在外合租了画室,不知疲倦地创作。
那时说到雕塑,罗丹已是知名度极高的大师,而初出茅庐的卡米耶和其他学习雕塑的人一样,对从未见过的罗丹充满了敬畏与崇拜,更期待能有幸得到他的指导。
机缘巧合之下,当卡米耶满心欢喜地拿出自己最好的作品等待罗丹评价,等来的只是这个满脸络腮胡、冷酷傲慢的人的匆忙一瞥和毫不含蓄的批评。
其实罗丹已经从这个倔强女子的作品中看到了非凡的艺术才华,只是整个社会女子在艺术上卑微的地位和罗丹伟大的骄傲让他不愿直视这种难堪。
所以当卡米耶去罗丹的工作室拜访,提出想要一块大理石的时候,罗丹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还让她自己挑。
欣喜万分的卡米耶用这块大理石雕刻了一只脚送给了罗丹,而这一优秀的作品让美丽的卡米耶正式走进了罗丹的工作室,也走进了罗丹的心里。
这一年——年,罗丹43岁,卡米耶19岁。
不久,雨果的死讯传遍了巴黎的大街小巷,整个巴黎陷入了悲痛之中。
这件事也深深地刺激了罗丹,让他突然感到了生命的枯竭。他迷茫、狂躁,整天面对着模特,却找不到一点灵感。
影片中,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在杂乱的工作室里,卡米耶满怀爱意和怜惜,轻轻地退去衣服,散开秀发,像婴儿一般深深地埋下头蜷缩在工作台上。
她光影下的身体像完美的夏娃,洁白如玉的肌肤下似乎所有的血管都清晰可见。
这一刻,罗丹灵感乍现,艺术创作的冲动和炽热的情感汹涌地交织着。
很快,他们就陷入了热恋,卡米耶就像月亮,心甘情愿地隐去自己的光辉,用所有的爱去拥抱太阳一样夺目的罗丹。
孰不知,太阳夺目的光芒不仅黯淡了她的青春,更灼伤了她的才华。
爱情就像美味的夹心软糖,柔软的浪漫包裹着爱情的蜜汁,轻轻地咬一口,就化成了大师新鲜的创作灵感和完美的作品。
可以说,这段相爱的时光是罗丹创作的高峰。
他们一起创作、一起散步、一起高调地在众目睽睽之下亲昵,一向威严的罗丹竟也像个孩子一样和卡米耶疯狂地享受爱情。
卡米耶将她全部的艺术智慧都用在了罗丹的作品中,帮助罗丹完成了许多在其整个艺术生涯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大型作品。
她全心全意的付出,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创作,只希望能和亲爱的罗丹永沐爱河。
但这只是她的一厢情愿罢了。
艺术家的单纯热烈令人心生艳羡,但是有时他们的多情与优柔寡断也足够让痴情的女子遍体鳞伤。
罗丹在认识卡米耶之前已有情妇,是他的前任模特,并且两人还有一个儿子。
长期的共处让罗丹对萝丝产生了难以割舍的依赖;同时,集年轻、美丽与才华于一身的卡米耶又让他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性格刚烈的卡米耶不能忍受与他人分享的爱情,期待着罗丹能放弃萝丝和自己在一起。
罗丹的闪烁其词让卡米耶瞬间跌入了失望的深渊。
曾经,她踏着众人的非议、父母的失望,毫不留情的扔掉青春和自己的梦想,义无反顾地扎入爱情的洪流。
现在,失去了唯一的爱情,她一无所有。
就连曾经生活在她光环下,被父亲忽略的弟弟保罗,也在不断的努力之后成了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爱情往往容易让人迷失,但是在爱情中心碎的人,常常会以决绝的姿态来解剖痛苦,用艺术作品来诠释她的悲情人生。
年,卡米耶终于下定决心结束了与罗丹的爱恨纠葛,成立了自己的雕塑室,开始了孤绝独立的创作之路。
卡米耶选择努力通过创作来证明自己并不是罗丹的附属品,实现自己办作品展的梦想,但终究世事艰难,罗丹的影响力让她履步维艰。
骄傲的卡米耶不能忍受人们对她作品的嘲讽:他们怀疑她只是在模仿罗丹,甚至怀疑是罗丹替她做的。
长期的酒精麻醉和爱情之殇让她心力憔悴,换上了严重的妄想症,总感觉罗丹想要害她。
在卡米耶艺术生命力尚存的最后时光,她以女性为主要的创作题材,创作了《壁炉旁的女人》《怕冷的女人》等足够永载史册的作品。
但是孤苦伶仃的她或许已敏感地觉察到艺术之神的眷顾正在一点点抽离,她的才情在自我的折磨中不断被消磨。
极度痛苦之时,她裸身在大街上奔跑;把敲响罗丹心灵的独脚雕塑扔进了冰冷的河水中;亲手毁掉了自己所有的雕塑……
我想若不是爱之深,也不会“拉杂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了。
深入骨髓的爱情竟可以变成利刃,一点点地割下你的美丽和智慧,再佐以悔恨和留恋,熬成穿肠的毒酒,让丰盈饱满的女子成为空虚缥缈的幽灵。
忘不了保罗帮卡米耶办作品展的的那天,精神已有问题的卡米耶画着妖艳的浓妆,如孩子般穿梭在会场之中,放肆的大笑。
但是没有人真正欣赏她的作品,大家总是试图从她作品的痛苦神情中窥探些许桃色秘闻,然后露出诡异的笑容。
一朵在春日里含苞的玫瑰,就这样在爱情的摧残下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
自此,她像一件旧衣服,一块令人厌弃的抹布,被随意丢在了艺术长河的角落。
卡米耶的结局是悲惨的。
年3月10日,这个在众人眼中性情怪异,形容枯槁的疯女人被抓进精神病院,一待就是30年。
我很难想象无数孤寂的夜晚,她纤弱的身体如何抵御现实的冰冷?
落寞的卡米耶曾经对保罗说过“我害怕被人忘记”,可她还是在人们的记忆里飘散了。
得了严重精神分裂的卡米耶在那个无药可医的时代,到死都是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
从某种程度上讲,卡米耶的悲剧性命运代表了那个时代女性的普遍悲哀:纵使才华横溢,但由于在男权社会中没有话语权,即使才情不让须眉也无法得到充分的展露。
相反,她们会因为对男性权威的挑战而走向更大的不幸。
卡米耶是深知这种不幸的,但她依旧如飞蛾扑火一般为至高无上的爱情虔诚地奉上自己的全部。
我认为罗丹是自私的,他不敢正视甚至嫉妒这个可以称之为天才的女人,不敢低下头来承认她非凡的才华,一心只想占有、控制卡米耶,让她永远崇拜自己,心甘情愿地做自己的情人和灵感女神。
但是他忽略了卡米耶本来就是高大而倔强的木棉,而绝非攀援的凌霄花。
电影中罗丹与卡米耶这处对话久久在我脑海中徘徊,挥之不去,
“卡米耶,你只能按我告诉你的去做,你才能成功。”
“我为什么一定要按你的去做?”
虽然历史不容假设,但是我还是忍不住幻想:如果卡米耶是个有才华的男人,即使依旧与罗丹相识,她的命运也应该会少些阻碍,呈现出另外一番样子吧?
至少在雕塑艺术史上,她会成为与罗丹比肩的伟大艺术家,她的作品也会出现在博物馆和课本上,成为令人仰望的典范,而不是孤独地死去,一如一朵忘掉的花。
影片的最后出现了一张卡米耶晚年的照片。
目光呆滞、一脸忧伤的她让人感叹,引人怜惜。
她存世的作品很少,但保存下来的在后人看来都是造诣极高的精品。她用刻刀将自己的爱情融进雕塑,告诉世人:卡米耶曾爱过、恨过、痛苦过。
曾有人说过“一个天才人物的死亡,很可能在全民的无情和漠然中埋藏着历史的悲哀。”
抛开电影,在现实中直到年,人们才重新认识和肯定了卡米耶的才华,才为已经去世30多年的卡米耶恢复了名誉。
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该为她感到庆幸还是该感到悲伤,只是突然想到了张国荣的那首歌《我》:
“不用闪躲,为我喜欢的生活而活。
不用粉墨,就站在光明的角落。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
我喜欢我,让蔷薇开出一种结果。
孤独的沙漠里,一样盛放的赤裸裸。”
文
翠翠
图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