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冯翔在给患者做音乐治疗
□楚天都市报记者郑晶晶实习生陈钰霖通讯员邓盛强陈识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王永胜
“汉阳门的轮渡,可以坐船去汉口,汉阳门的花园,属于我们这些住家的人……”这首充满汉味的《汉阳门花园》,让武汉籍音乐人冯翔走红。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写歌唱歌戳中老武汉心头那份柔软的大叔,曾是“六角亭”即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一名精神科医生。
今年3月以来,北漂后已回汉定居的冯翔,受老东家“六角亭”医院的邀请,每周两次前往,为这里的心理障碍患者做音乐治疗。
地道的文青
当起了精神科医生
鸭舌帽、黑框眼镜、运动鞋,宽大的黑衬衫遮住有点隆起的肚子,笑起来带一股爽朗的风。8月29日中午,楚天都市报记者在一家鄂菜馆见到冯翔,听他徐徐道来这半生经历。
冯翔从小家住汉阳王家巷,父母都是老师。年,喜欢音乐和文学的他,拗不过父母报考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医学,被录取。
大学里,他读文学和哲学书籍,也对精神科产生兴趣。身为文艺青年,他写诗、玩吉他自弹自唱英文歌,5年匆匆而过,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也就是被武汉人常说的“六角亭”,当起了精神病医生。
上世纪80年代,医院还没开设心理科,收治的多是精神分裂症、狂躁症、双向情感障碍等患者。工作第一周,冯翔就收到第一份大礼——精神病人的一记老拳。“那是个狂躁病人,迎面对我一拳,眼镜打飞,鼻子也蹭破了。”回忆中的冯翔笑着说,当时中心的医护都会挨病人的打,眼角乌青见怪不怪,“我也慢慢习惯了。我们有规定,挨病人的打你还得看着他笑”。“我每天做的就是给病人检查、诊断、加药减药,跟家属交流。”他说,遇到让自己感兴趣的病例,病历记录会写上五页纸,文采飞扬。受当时治疗条件、对精神残疾者康复保障等限制,加上社会偏见,精神科医生冯翔常会遇到无奈。“一个住院病人,病情被控制得不错回家了。你希望他再也别回,但往往过几个月又复发被家人送来。有人能反复住院五年、十年,有的已康复想回去家人却又不收,融入不了社会。”这些都让冯翔产生困惑。
北漂十一载
体验独立创业的苦
精神科医生夜班少,趁着晚上空闲,冯翔偶尔会写一些歌曲。年他开始在民众乐园朋友的冷饮棚里唱,后来又辗转红色恋人等酒吧“驻场”,成为武汉最早的驻唱歌手之一,他唱的《卡萨布兰卡》英文歌也曾很火。
年,他辞了工作,只身前往北京一家致力于做正版唱片的音乐网站,担任音乐总监。这一段经历,不少朋友戏谑,“过去六角亭跑的都是病人,这次跑的是一名医生。”
创业多艰。年前后唱片业急剧崩塌,冯翔所在的以正版下载为主营业务的互联网音乐公司,也于年走到尽头。“前前后后不知打了多少钱进去,最后吃饭的钱也没了,是朋友拿房子租金给我们发生活费。”也是这一年,他迎来了女儿诞生。“得养家啊,得干挣钱的活儿。”随后几年,他制作了实景音乐剧《中国电影博物馆之夜》,当雪花啤酒的广告音乐制作人,参与北京九门爵士音乐节运营,还当过电影编剧、副导演。“我拍了一部电影,叫《保持安静》,讲精神病院的故事,是根据当精神科医生的感悟写的,用了两年半。”冯翔说这部呕心沥血之作还没上映,但让他懂得了什么叫“时间艺术”。
汉阳门花园
诞生在客厅回想
年因父亲病重,51岁的冯翔结束北漂,携妻女回武汉定居。他有时还会在朋友的酒吧里驻场,他感叹自己“就像时间的飞行者,飞啊飞,飞过青春飞过躁动,落点还是故乡”。
重回故乡,故乡已不是记忆里那般样子:六渡桥的繁华没了,汉阳门家家(外婆)屋里的房子变成餐馆,儿时的邻居朋友都搬走了。一天夜里,在家里客厅想着儿时旧事,冯翔徐徐弹出忧郁的旋律,成为了现如今的《汉阳门花园》。年底,这首用汉腔汉调演唱出的民谣,发布上线一周就传遍朋友圈。汉阳门的轮渡、冬天腊梅花夏天石榴花、铫子煨的藕汤……旧时光中的岁月,唱出了许多武汉人的泪花。
冯翔又接连创作了《*鹤楼》《六渡桥》《凌波门》《东湖》等十余首歌。“背坨坨,换酒喝,爹爹累了,背不动了”“红灯绿灯,爹爹婆婆下农村”……人过半百才会理解对故乡的情,他一一化作浅吟低唱。
意外爆红后,冯翔却保持着适度冷静。他说,选用武汉方言写歌,就像香港导演拍粤语片一样自然,“我更希望安静创作,而不是跟随潮流”。做个人音乐会、发表歌曲专辑、出版了随笔《和一张椅子谈音乐》,去年冯翔还做了一件让自己特有成就感的事,把江城民谣音乐节引入武汉,并在武汉的大舞台上深情演唱。
最踏实的事
用音乐治疗病人
回汉后,让冯翔感觉做得最踏实的一件事,就是借助音乐干起了老本行——抚慰精神病患者。
8月29日下午,在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创伤科病房,楚天都市报记者看到,他与一群患者围坐成一个圈,他侃侃而谈,如何唱歌才舒服,为何伤感情歌那么受欢迎,悲剧的艺术魅力等,最后巧妙引出主题:所有的悲剧最终都会结束。
记者注意到不少患者从开始的羞涩、不愿表达,到最后和着他的吉他旋律,一同放声歌唱。一名患者说,喜欢上冯翔的音乐治疗课,能很好地宣泄情绪。
中心的心理创伤病房主任张淑芳表示,在精神和心理疾病治疗中,医生除了药物外,有时会用音乐、瑜伽、冥想等方法,“因为很多情感都是不可言说的,音乐治疗就可以很好地传递情感,促进交流,引起共鸣”。她介绍说,当初得知冯翔回武汉后,副院长童俊很快提出邀请他回来给病人做音乐治疗,每周两次,“也就是象征性地付点工资,冯翔一口答应了”。
自今年3月至今,冯翔已为患者连续做了50次左右音乐治疗。他告诉记者,不少心理障碍患者都丧失了交流欲望,每次来做团体音乐治疗,是鼓励患者与患者之间交流。几个月下来尽管有点辛苦,但能渐渐看到患者的点滴变化。“比如有名患者,以前上课时只玩手机不理人,一段时间后他慢慢改变,有一天上课时说出了一个那天最好的故事,并把故事变成音乐表达出来。这种变化让我有成就感。”冯翔表示很乐见如今整个社会已在对心理治疗看法发生改变,自己更愿意将音乐治疗坚持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