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新发现了几十个增加双相情感障碍风险的基因指标,他们们称这是迄今为止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遗传性精神障碍,其特征是严重的情绪波动,有时狂躁,有时抑郁,俗称躁郁症,全球约有万人或多或少患病。患有这种疾病的人,自杀风险会上升。
在一项涉及超过40万人——其中约人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中,科学家们比较了参与者的DNA变异,寻找可能与这种疾病发生有关的遗传标记。
研究将双相情感障碍遗传标记的数量增加了1倍,新发现33个相关DNA变异区域,将总数提高到了64个。
在这64个基因位点中,17个与精神分裂症的发展有关,而7个与重度抑郁症有关——研究人员称,这一巧合代表了“情绪障碍之间基因组范围内重要基因位点的首次重叠”。同时,涉及脑细胞通信和钙信号的DNA变异增加了双相情感障碍的风险。
“在整个基因组中,几乎所有影响双相情感障碍的变异也会影响精神分裂症和重度抑郁症,尽管影响各不相同,”该团队写道,“我们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先前的基因和临床证据,表明双相情感障碍和睡眠障碍、酗酒和吸烟之间存在联系。”
此外,研究结果似乎证实了先前的迹象,即双相情感障碍的两种亚型(I型和II型)是基于基因的,双相情感障碍I型与精神分裂症相关,而双相情感障碍II型与重度抑郁症有更强的基因联系。
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
编译/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