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与非(富书专栏作者)
最近,泰国的一个动画短片《吵架的父母》又一次扎了不少人的心。
故事的开始是妈妈在给女儿讲故事,女儿被故事里的情节吓得缩到妈妈怀里,妈妈轻声安慰着她不要怕。
晚上十二点,爸爸回家了,妈妈便让孩子一个人先躺着睡觉,自己就先下楼看看。
孩子听闻父母在楼下大声争吵,便顺着楼梯看看情况,她猛然发现爸爸妈妈此刻变成了怪兽,纠缠在一起厮打,两只怪兽互不相让,受了伤还要继续扑上去消灭对方。
女孩被这个场景吓得慌忙跑到楼上,怪兽妈妈竟然也要咬她,她想要逃出去,房门被怪兽堵住……
不少网友看到这个动画片后,直言“真的是太吓人了”,可是这不就是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吗?
父母吵架,是孩子在世界上看到的最恐怖的电影。
蒙台梭利说过,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的一生,也决定他的一生。
父母吵架,受伤最大的却是孩子,爸爸妈妈的狰狞的面目在孩子的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这种恐惧会深深刻在孩子的心里,成为无法愈合的裂痕。
每对吵架父母的背后,都有不幸的孩子
知乎上有个话题:父母吵架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大吗?
有一个网友这样诉说他的痛苦:
父母争吵的画面让他到现在都缺乏信任感、安全感,甚至想过以自杀结束生命。为了不被别人讨厌,会不由自主地讨好别人,压抑甚至扭曲自己的性格。
面对父母吵架,很多孩子会这样想:
是不是我表现不好,惹把爸爸妈妈生气了,所以他们吵架了?如果我按照爸爸妈妈的要求做,他们是不是就不会吵架?
童年时父母争吵的阴影让孩子哪怕长大成人也记得一清二楚,他们会把父母吵架的原因归咎到自己身上。
在这样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迎合别人来获得所有的人喜欢,一旦别人释放出不好的信号,就会产生自我厌弃,压抑自己的个性,甚至会回避亲密关系。
调查研究显示:夫妻经常吵架的家庭中,孩子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2%;相比较来看,离婚家庭的为30%,和睦家庭的为19%。
父母争吵对孩子的影响甚至比离婚还大,在父母争吵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长期生活在应激压力的环境中,更容易患上一些心理疾病。
《奇葩大会》上有个很可爱的姑娘叫刘可乐,可是当她讲起她的故事的时候,却发现她并没有像她的名字那样快乐生活。
刘可乐是一名“双向情感障碍患者”,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躁郁症”。
抑郁时候的她每天都想自杀,而狂躁的时候,她精力超级旺盛,可以几天几夜不睡觉。
美国心理学家萨提亚说:“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联系或许影响一生。”
可乐的妈妈是个要求严格的人,严格到可乐考试考到第二名都不行。而可乐爸爸则是自由洒脱的人,一贯崇尚自由。
完全不同性格的人生活在一起后,并没有想象中的磨合,而是常常会爆发出火星撞地球般的争吵。
可乐回想小时候时父母争吵的画面总会在她的脑海里播放,爸爸妈妈争吵就像是一对无法共存的矛盾体,也让长大后的她陷入痛苦之中,久久无法挣脱。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争吵就像一个漩涡,孩子无法从这个痛苦中脱身,只能被迫承担父母争吵带来的负面影响。
父母一吵架,孩子就“变乖”
前段时间,6岁孩子向民警哭诉爸妈因家庭矛盾而打架的视频看哭了不少人。
6岁小男孩对着民警表达了自己的疑惑:“我都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不管我多伤心,俩人还是自顾去吵架。世界上哪有这样的父母。”
民警了解情况后要两个人接受处罚后,小男孩哭着说:“把家里大人抓走了我咋办啊?”
当得知父母不会被抓走时,孩子一边用手抹眼泪一边指着墙上的婚纱照说,“你们能不能变成墙上照片的样子”。
墙上的婚纱照上夫妻俩温柔注视,尽显爱意。但现在想要爸爸妈妈回到结婚照上展现的恩爱竟成了孩子最大的奢望。
在家庭三角关系中,孩子是最能敏感地感知到父母情绪变化的,懂事的孩子会充当第三方让父母不再争吵,回到恩爱时的样子。
孩子本应该在爸妈的关爱下无忧无虑成长的,可是当父母关系出现问题时,最先想办法解决矛盾的不是父母,而是6岁的孩子,这样“懂事”的孩子真心让人心疼。
“懂事”的孩子会充当父母关系的粘合剂,与其说孩子懂事,不如说是害怕这个家破裂。
作家苏芩说:父母永远不要低估孩子的观察力和领悟力。一对不幸福的父母,永远不可能带给孩子真正的幸福。
父母天生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心理学家认为孩子会不自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