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躁症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历史实验三胞胎分别被富人中产穷人收养
TUhjnbcbe - 2023/8/18 2:24:00

年圣丹斯电影节上,一部名为《孪生陌生人》的纪录片脱颖而出,成为当日大热门,获得纪录片单元最佳叙事奖。

剧情环环相扣,跌宕起伏,任谁也没想到三人的狂欢中,隐藏着一段黑暗的学术阴谋。

年夏天,19岁的大一新生Bobby开着自己已经跑过20万公里的老式沃尔沃独身来到纽约北部,卡兹岐山上的沙利文县社区大学,开启自己的大学生涯。

第一天步入大学的他,就遇到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间学校的学生仿佛和他很熟络,大家伙热情的和他打招呼,问他这个夏天过得好吗?

男同学会拍他的肩,和他击掌。

甚至有女孩热情地飞奔过来亲吻她,向他说:好久不见。

Bobby一头雾水,但依旧热情地回应他们。

直到他来到教室,听到身后有人在不断大声呼喊他:欢迎回来,Eddy!。

Bobby这才明白,大家认错了人,赶忙解释自己并不是Eddy。

大家夸他幽默。

直到,Bobby和Eddy两个人面对面站在一起。

一样的发型,一样的笑容,一样的肤色,几近相同的五官,看得众人目瞪口呆。

两个人就像照镜子一样。

结果经过对证,两人同一天生日,来自同一家领养机构,只是在六个月大的时候,被不同的家庭领养走,19年后又机缘巧合地读了同一所大学,得以相见。

是一对素未谋面的双胞胎。

在信息匮乏的年代,这可是一件不小的新闻,《纽约日报》的记者,不惜租下一架飞机,来到沙利文县,只为更快的见到兄弟二人对他们进行采访。

二人很快家喻户晓。

但,更狗血的事情还在后面。

在越来越多的人看到Bobby和Eddy的报道后,一名叫David的19岁男孩出现,和他们一样,相同的生日,相同的领养机构,相同的领养日期,以及相同的外表。

他们是三个孪生兄弟!

比起双胞胎来说,一模一样的三胞胎显然更有话题,而且还在成年后机缘巧合的相遇,也算得上百年难遇了吧。

这位三兄弟带来了很大的名气,上访谈,参加综艺,拍广告,客串麦当娜的电影,还开了一家三胞胎的餐厅,成为了八十年代的百万富翁。

如果事情到了这里结束,无疑是皆大欢喜,但生活不是情景剧,不会永远大团圆结局。

三方养父母对三兄弟的团圆没有什么异议,但是对三胞胎当年的失散原因却存在很大的意见。

养父母感到被领养机构愚弄。

因为三方养父母都不知道其他两个孩子的存在,而领养时,机构应该更可能多地向他们提供儿童的身世情况。

但领养机构的回答却是:

很难将三个孩子安置在同一个家庭。

显然这对于领养家庭来说,并没有什么说服力,因为Bobby的养父母,就来自于上层社会的富人家庭。

就算是David靠杂货店为生的移民养父,还曾当场发怒:我就会收养他们三个!

但这件事终究还是不了了之,因为这家年便成立的领养机构的董事会成员,都是纽约各界的精英,疑问只能随着时间冲淡。

并没有律师愿意为他们打这场官司,最终的结果可能只是不了了之。

直到某一天,一位不明经传的作家带来了一份异常“诡异”的科学文献。

里面提到了一项保密性质的科学研究,将同卵儿童从小分开,分别进入不同背景的家庭中成长,来观察他们的遗传基因是先天决定还是后天形成的。

而这些儿童的父母大多有精神疾病或者是心理疾病。

所以这项实验的目的,也包括了精神疾病的可遗传性的研究,是否可以通过后天环境得到改善。

而Bobby就成长在一个父母是温文尔雅的律师和医生的上层富裕家庭中;

Eddy则成长在严厉粗暴的中层高校教师家中;

David则成长在贫困的底层移民父母家中。

他们分别被分配到富人、中产、穷人家中,还是这项研究中的重点案例。

而这项科研实验中,所有当事人都毫不知情,只有研究者在秘密观察,并以领养机构的名义对领养儿童进行长期的成长回访。

他们参加过智商测试,个性测试,眼手协调测试等等,并有专门的人录像记录。

这一切都是某一位科学狂人,为他们创下的“楚门的世界”。

分散多年的三兄弟奇迹般重聚后,竟被揭露出是为科学实验有意为之的小白鼠的身份,一时让人难以接受。

而这背后的操控者,也被他们挖出,大名鼎鼎的精神病学系临床教授——彼得纽鲍尔。

参与创建美国儿童精神病学学会,美国儿童心理学分析会协会会长。

而参与实验的儿童达到上百对,三兄弟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却是里面的重点观察对象。

他们疑惑,他们不满,却无能为力,彼得纽鲍尔于年去世,相关资料被尘封在耶鲁大学的档案馆里。

直到年才会被开启。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是心理学发展最“疯魔”的年代,心理学家们都在摩拳擦掌,想着写出震惊学术界的论文,而彼得纽鲍尔违背人道主义的疯狂实验在当时显得并没有那么疯狂了。

时隔一个世纪,纪录片采访到彼得纽鲍尔当年的研究助理,苍老年迈的娜塔莎乔斯弗维茨。

虽然她并没有直接参与实验,但也为自己的老东家做了辩护,强调着时代背景下的无可奈何。

“这似乎不是什么很糟糕的事情,没有人认为把孩子分开有多么的可怕。

老太太将此称为:

一项不朽的实验。

而亲身参加过实验的研究者也走进大众视野,劳伦斯铂尔曼,当年实验的记录者,在纪录片中证实,他们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育儿实践,以及他是如何影响成长的。

并且他直接表示:

我从不认为自己有责任。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改变的却是一个人的一生。

三兄弟的重逢迎来的是短暂喜悦,渐渐地因为各自性格产生越来越多的分歧,矛盾堆积最终爆发。

即使他们的先天基因使他们喜欢同样的职业,喜欢吃中国菜,抽同一品牌的香烟,甚至连喜欢的女孩类型都一样。

但十九年亲情的缺失,以及后天家庭的影响,对他们的人生产生巨大的影响,让他们渐行渐远。

生活在上层富人社会的Bobby,最先退出了三人的餐厅生意,但是他性格温和,彬彬有礼,有主见并且有远见,本身家庭关系也让他生活得很好。

穷人底层长大的David,虽然物质生活欠缺,却从小受到养父的陪伴,而且养父幽默、乐观、向上的性格影响,使他自己也很善良乐观,知足常乐。

而在中产家庭中成长的Eddy,养父是一个严厉的高校教师,眼中只有刻板的规矩和*事化的管理,对待Eddy也是迂腐粗暴的管教,谈不上温馨的成长环境让他越发极端,再加上三兄弟重聚后的矛盾,最终患上狂躁症,治疗无果后选择开枪自杀。

悲剧就此发生。

对比因为这项实验受尽精神折磨自杀的孩子们,研究者显然更加心安理得。

他们为此冠上冠冕堂皇的帽子,以一小部分的牺牲换取全人类的福祉,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吗?

背后的名和利又是谁的囊中之物?

科学与道德的抉择,哪一个更高贵?

从出生被选中,再到被支配的人生,任谁都忍不住后背发凉,是小白鼠,是提线木偶,从一出生,就被“上帝之手”规划了道路。

而这所谓的“上帝”,不过背弃人伦道德的科学狂人。

操纵同类总比操纵低等动物更“高级”,更令人欲罢不能。

但也难以掩饰他们偏执、疯狂的一面,欲望最终导致的终是一场灾难。

或许我们更应该学习David的知足常乐,即使贫穷,即使见识短浅,却有最简单的快乐与幸福。

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刚出生的孩子不过是一张白纸,只不过看你的如何染色。

1
查看完整版本: 历史实验三胞胎分别被富人中产穷人收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