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躁症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散文老人无错,病人无错段兆宏
TUhjnbcbe - 2023/7/23 19:25:00

有了不短的经历,积攒了一些感悟,我有话想说。


  十年前,我斗胆提出了“老人无错,病人无错”的观点,自以为差堪有理,便在亲戚间朋友间解释、宣传,竟逐渐得到多数人认同,形成了有些人的口头禅。


  我认为,一件客观事情结果的产生,不仅与行为主体的思想意识有关,还与他的认知能力、行为能力、生活状况、生存状态、生理心理、周围环境乃至理想信念等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老人、病人是个体数量庞大的弱势群体、特殊群体,他们在上述很多方面都受到这样或那样的限制和约束,无法施展拳脚,常常显得无能为力。更有甚者,有的内心压抑,心理自卑,羞于露面,仰人鼻息,总感觉命运不好、低人一等。他们的言语,往往是凄苦的呐喊;他们的行为,往往是痛苦的挣扎。他们的言行举止,看似规矩之外,确在情理之中。


  我们对人和事物评价有一条基本原则,那就是实事求是。在对老人、病人评价时,充分考虑到他们的特殊境况,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因人制宜,因事制宜,也是坚持实事求是。比如,奥运会和残奥会分开举行,评分标准分别制定,就充分体现了带有区别的公平公正。我说“老人无错,病人无错”主要是从指导思想层面上来讲的,倡导“以人为本”“无错推定”评价理念,蕴含着浓浓的人文关怀情结;有体贴、包容、迁就之意,无护短、包庇、纵容之心。人人都想青春常驻,个个都求无病无灾;对于那些不幸的人,我们理所应当尽力善待。同时,我也诚恳倡议,老人、病人要坦然面对现实,自信、自尊、自立、自强,扫除阴霾,追赶光明,理直气壮地融入这个伟大的时代。


  对任何事情,我总是喜欢往好处想;可那一帧帧触目惊心、酸楚凄苦的画面老是在我眼前晃悠,久久挥之不去。


  我年近六旬,上有老下有小,是实际上的户主。几十年来,看望过很多老人、病人,也送走了不少老人、病人。太多的絮语倾诉,太多的嘘寒问暖,太多的凄切恸哭……真是让我百感交集、五味杂陈、忐忑不安,时常不能自己。耄耋老人的孤行,盲杖探路的响声,腿脚有疾的蹒跚,聋哑人的嘶叫,精神病人的狂舞,夜不归宿的蜷缩,卧床病人呆视天花板,临终前唇齿的颤动……无不给人极大的心灵震撼,拷问着我们的良心。你看他们:曾经意气风发,如今萎靡不振;曾经呼风唤雨,今无缚鸡之力;曾经争强好胜,现今唯唯诺诺;曾经大快朵颐,现在滴水难进……老人病人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摇头不语;亲戚朋友凝眉颌首,如箭穿心,爱莫能助。在这种情况下,要是他们发脾气、骂人、摔东西,倒是让人欣慰的宣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也不是什么原则问题,还有什么对错可言!


  几年前,我召集亲戚聚会,饭前有个长辈叫我讲两句。我看到大厅里男女老少二三十人,踌躇了一会儿,见人思情,意有所指,就围绕“老人无错,病人无错”洋洋洒洒讲了一通。开始,大家还聚精会神地听着,频频点头;讲着讲着,有几个老人抹泪抽泣,很快哭声连成一片。我始料未及,好端端的酒席让哭声给搅了,很是后悔,连忙道歉。他们联想到了什么?是我戳痛了他们的伤疤吗?看到我的窘境,一个长者站起来说:“你讲出了我们的心里话,真是痛快呀!”大家破涕为笑,又回到了那热烈祥和的酒席气氛中。


  八三年春,父亲腹部疼痛,吃不下饭。我送医院检查,医生背着父亲告诉我:你父亲得的是肝癌,已是晚期,住院也没用。我如五雷轰顶,只能强忍悲痛。治疗不到十天,父亲连走路就很困难了。我们乘火车往家赶,在枣阳火车站换乘汽车到吴店。那时,部分路段还是砂石路面,不少地方凹凸不平。走了不到一半,父亲颠簸得满头大汗,疼得拼命呼叫,引来乘客围观叹息。我哭着央求司机开慢点,师傅说,这是班车,有时间要求,只能稍许慢点,在跌窝和凸起处提前减速。我无话可说了。父亲那撕心裂肺的叫声有错吗?显然没有。谁之错?是那十恶不赦的病魔!


  前不久,我看到一对母子在家门口吃饭,吃着吃着,没有任何征兆,儿子将一碗稀饭扣在他妈妈的头上。妈妈没有任何责怪,擦了头上的稀饭,哭着说:“娃啊,妈妈不怨你,你是管不住自己啊!苍天哪,让我娃早点好起来啊……”过了好一会儿,儿子跪在妈妈面前,木讷地说:“妈妈,我错了……”接着,又是妈妈那凄惨的哭声。原来,儿子患有间歇性精神分裂症,刚出院不久。妈妈只能将那万般凄苦埋在心底,独自默默地承受着。谁之错?谁之错!还是那罄竹难书的病魔!


  “老小老小,越老越小”这句俗语,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老人上了年纪,社会参与度降低,老观念沉淀多,新事物接受慢,他们往往用自己固有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来看待社会、处理事情。常常讲老皇历,摆老资格,逐渐与年轻人形成代沟。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论是身体状况还是脾气性格,都会发生很大变化,走下坡路。经常会出现像小孩一样的性格,有时甚至偏执。处理事情的方式,饮食习惯,言行举止有时也像小孩子,喜欢和小孩逗趣,想从与小孩的交流中得到快乐。这种“返老还童”现象,已被生理心理医学证明了的。既然大家都谅解、关爱小孩,那还与老人较什么真呢!


  现在,很多老年人不愿和子女住在一起,原因之一是饮食习惯不同。年纪大了,牙齿松动了,有些还脱落了,不能吃脆硬的饭菜。对此,我原来能理解,但体会不深刻。前年,骑车子摔了一跤,磕断了两颗门牙,可让我难受了好多天,连心爱的热干面也难以下咽。医生说,门牙是切牙,主要功能是咬断食物,以利臼齿咀嚼。那段时间,只能喝稀饭,吃流食;就是热干面,也是囫囵地艰难地整根地挤进胃里。那个狼狈样,真是有苦难言。前段时间,大牙也松动了,遇有稍硬一点的食物,一咬就钻心的疼,*火直嘭,恨不得把碗摔了。由此,我算真正体会到了牙齿不好的老年人的痛苦。有个老者曾调侃道:“想当年,牙如铁,生吃牛肉不用切;而如今,不行了,只吃豆腐和猪血。”真是好汉不提当年勇啊!这其中酸楚是身体健康的年轻人体会不到的。


  对老人、病人这些社会大家庭成员,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接纳、包容、关爱、保护他们;不要讲那些冠冕堂皇的所谓规矩,也不要那些呆板庸俗的说教。对与错,好与坏,本来就是相对的;只要他们不触犯法律法规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就行,应该网开一面,不能吹毛求疵。多与他们沟通,倾听他们的意见;对于他们的要求,尽力予以满足。尊重他们,重视他们,关爱他们,增强他们的生活勇气,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帮助他们融入家庭,融入社会。


  挑剔的人也许会说,老人、病人有时有错是客观存在的,不要护短,不能掩饰。我说,如果说他们有时会有错,那也不假,但大部分是难以克服的客观困难逼成的,不是主观故意的。与他们承受的那些沉重的身心压力相比,这算得了什么?还刻意讲什么对与错!当人们受到不公正对待,身心受到摧残时,一定会怒吼,甚至出现过激行为。如果他们还是一味的逆来顺受、忍气吞声,那一定是绝望的沉寂,无言的抗争!到了这种程度,就不是他们的问题了,一定是家庭的问题,社会的问题。


  我仍然坚持我的观点——老人无错,病人无错!


  年9月2日


  

==========================

原创作家简介:段兆宏,男,湖北枣阳市人,年8月生,中共*员,大学学历。公务员,先后履职枣阳市经委,枣阳市清潭镇*府,枣阳市社保局。

1
查看完整版本: 散文老人无错,病人无错段兆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