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次什么样的实验,竟直接推动了世界各卫生机构对精神病诊疗的完善和发展?这位美国博士到底何许人也,他的实验为什么又被后人称为“逆天实验”呢?
实验开始年,来自世界名校斯坦福大学的美国教授大卫·罗森汉恩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就是让8个精神状态正常,且家族中没有精神病史的志愿者混进精神病院内。
罗森汉恩的初衷是,想要证明当时美国的精神病院对于精神病诊断的可靠性是值得怀疑的,于是这个大胆的想法就在他的脑海中诞生了。罗森汉恩很想知道,这8个正常人能否被精神病院的医生成功识别出来呢?
大卫·罗森汉恩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参与实验的8个志愿者分别都是什么背景,他们一共8个人,5男3女,其中就包括罗森汉恩本人。一位心理学专业的在校研究生、一位儿科医生、一位精神病医生、一个画家、一个家庭主妇以及三位心理学家。
在实验开始之前,罗森汉恩会跟所有人通气,只要一进精神病院,面对医生时,只跟他们说:“有人一直在我耳边发出‘砰’‘砰’‘砰’的声音”即可,不可假装有别的行为发生。
罗森汉恩刻意以这种无意义的声音作为主诉症状,原因是在当时世界各国的精神医学文献中,还没有将此类幻听纳入临床案例之中。还有一点就是,这种模糊的表述会让医生产生疑问,从而加大成功地入院的几率。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除此之外,罗森汉恩还跟其他志愿者约定好,只要医生下出需要住院的诊断之后,就要第一时间告诉医护人员自己已经没有幻听现象,并且自我感觉良好。
经过了很长一段的训练和适应之后,这8个人被分别送到美国5个州的12家精神病院就诊。这时候肯定有人会问了,8个人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送进12家医院里的,难道是把一个人切两半用吗?
开个玩笑,其实是因为有几个志愿者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出院了,罗森汉恩这边得不到什么强有力的实验依据,所以只能换一家精神病院,再继续进行实验。
早年美国的精神病院内
令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是,从挂号到住院的流程异常顺利,而且每个人都从医生那里分配到了“属于”自己的精神病名称。有7人被医生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另外一人却被诊断为狂躁抑郁症。奇怪的是大家的口径明明是一致的,怎么会有不同的精神病出现呢?
所以在实验一开始,罗森汉恩就对美国精神病院医生的专业性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就这样,这8个正常人就被拉到各个精神病院里进行为期时间不定的“精神治疗”。
大家按照罗森汉恩之前说过的,一住院就告诉医生那些幻听已经消失不见了,但医院方面并没有理会,还是强迫他们接受各种药物、行为上的治疗。
画作:精神病人眼中的世界
精神病院之前为了能够骗过审查人员的眼睛,所有人在挂号的时候均用的假名和假的工作履历,医院眼里他们与普通的精神病人无异。注意,也就是从这里开始,一切都变得正常又不正常起来。进来容易,但是你要再想出去那就难了啊。
前面说过,这8个志愿者已经明确表示过自己听不见那些“砰砰”声了,但是医生和护士都不理会,没办法他们打不过只能加入了。他们每天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无论是言论还是行为在不知情的人看来就是与常人无异,医生让他们干啥他们就干啥。
即便如此,他们也没能逃过服用药物的魔爪。每人每天都会定时在护士那里领取到一定量的药物,当然他们不可能会吃下去,一般是丢进厕所里冲干净。
与此同时他们惊讶地发现,在自己身边竟然有不少精神病人也会做出这样的举动,而且他们的演技精湛,销毁药物之后还能做到在护士面前处变不惊。
各类精神病药物
更关键的是,护士从来都没有检查过病人的服药情况,就好像他们的任务只是把药送到病人手中即可,其他的事就与他们无关了。身为医生他们如此不负责,而且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除此之外,8位志愿者还需要每天以写日记的方式偷偷记录下在这里的生活。一开始大家还都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的写,就怕被护士逮住现行从而影响实验。但事实是压根就不需要偷摸进行,因为人家根本就不管你,还把这个行为列为“正常”的精神病表现。
据统计,医生和护士平均每天跟患者谈话的时间在6.2分钟左右,谁都不知道其他时间里他们在做什么。更离谱的是,一位志愿者跟医生聊天的时候说,自己和妻子平时关系不错,只是偶尔会产生一点摩擦。
夫妻争吵
这个医生应该是个“大聪明”,他微笑着听完该志愿者的描述后,立马在病历上写上:“该患者情绪不稳定、易发怒,并且隐藏着巨大的矛盾心理”。我寻思这不是每个正常家庭里都极有可能发生的事吗,这不也是正常的夫妻关系吗?
怎么到这个医生这就被说成了情绪不稳定呢?他的诊断明显和志愿者所表述的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啊,这也许就是“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吧。
这个志愿者此前被诊断为精神分裂,医生记下的“症状”正是精神分裂症的体现之一,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这名医生已经被局限性了。
形象图
还有一件搞笑的事,在临近午餐的时间时,有一名医生指着门外正在等待就餐的患者们说:“看这些人,他们这样的行为就是口腔贪婪的精神病表现。”听了他的话,我也觉得我是个精神病了,因为我在大学的时候就会在食堂饭点前提前去排队。
我真的拜托这位医生可不可以专业一点,医院里啥都不干,不是在发呆就是等吃饭,肚子饿了有秩序的过来排队吃饭有什么不对的吗?看到擦点边的行为就与精神病挂钩,这也太轻松了吧,那我估计在当时的美国,恐怕“精神病医生”是最容易考取的职业了吧。
令人无语在整理实验数据的时候,罗森汉恩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这些精神病院都存在着滥用药物的现象。从入院到出院,这8名志愿者一共被分发了片各式各样的药物。
这也是贪婪
我们要知道这种精神病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很大,哪怕你是一个正常人,如果长期服用这种药物也会变得不正常。有网友亲身经历,受了前夫家暴后还被男人丢进了精神病院,但其实她根本没有任何精神病。
医院只能对她展开“治疗”,因为前夫说不清她有什么病,医院只能一种一种药给网友试药。当她试了治疗抑郁症的药时就变得狂躁,试了治疗狂躁症的药物之后又变得抑郁,半年医院,幸运的是网友没疯。
就是在这么一个令人无语的环境里,哪怕是所有行为都正常的志愿者们,平均住院时间达到了19天,最长的那位竟然住了52天的院。在这段时间里,没有一个医生或者护士识别出他们是正常人,反而是一些住院已久的患者看出了端倪。
美国精神科医生
他对罗森汉恩说:“你绝对没有病,你不是记者就是教授,你医院的。”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病的人看到了真相,没病的医生还在当“蒙鼓人”。
等到所有人出院之后,罗森汉恩就发表了一篇名为《精神病房里的正常人》的论文,还被刊登在了著名的学术期刊《科学》上。这篇论文就像炸弹一样,震惊了整个精神卫生界,并无情地嘲弄着当时的精神医学体系。
这时有一家精神病院不服气,医院可以准确无误地找出谁是正常人。罗森汉恩笑笑,你们还是太年轻了。他当即开始了第二次实验,在此之前他提前告知该精神病院的医护人员,在接下来的三个月时间里,会有一些假病人尝试混进来,他们要做的就是揪出这些人。三个月过去了,该精神病院给出了详细的报告。
《科学》期刊封面
他们认为现在入院的患者中,有41人是假病人,还有42人被判定为有假冒嫌疑。该院的医生洋洋得意,以为自己已经做到万无一失。罗森汉恩听后还是微微一笑,他缓缓说出:“其实我压根没让人混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