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躁症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关于孩子的拖延症,你知道原因吗
TUhjnbcbe - 2021/9/18 3:11:00

最近收到很多家长的留言,都是关于孩子写作业的:

“磨磨蹭蹭,半天写出不来几道题。”

“给孩子讲了无数遍的题,他还是能错。”

“自从陪孩子做作业,发现我们都得了一种病,她得了拖延症,我得了狂躁症!”

不得不说家长在面对孩子写作业拖拉的问题上,很容易丧失冷静,因为孩子现在还只是写作业拖拉,但如果养成了拖延的习惯,以后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会习惯将事情拖到最后一刻才完成。

每个陪孩子做作业的父母,背后都有一把“辛酸泪”。心理学家调查发现,拖延症不仅仅是孩子,也是现代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孩子习惯拖延的分析,今天在这对孩子习惯拖延的分析,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更多提升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干货。

拖延症其实焦虑的表现

很多人都认为孩子之所以做事拖延,大多数是他太懒惰,自控能力太差,时间规划太差导致做事没有条理。因此要克服拖延症的关键,应该是要做好时间管理。

但有的家长会发现,即使帮助孩子做好时间规划,每个时间应该做什么样的工作都写的明明白白,孩子依旧会做事拖拉。

这时候家长就会陷入困惑,究竟应该怎样才能解决孩子拖延症的问题呢?

《纽约时报》有篇文章曾说,拖延症产生的原因,其实是因为人会对开始或完成任何任务或决定感到焦虑,而将拖延作为应付焦虑的一种机制。

拖延症在本质上是非理性的,因为我们明明知道一件事对自己是有害的却还要做。那为什么我们还是会陷入长期拖延的非理性循环?

是因为我们无法控制,要开始或完成一件事情时产生的消极情绪。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一位北京妈妈的例子

的确,在和孩子们、爸爸妈妈沟通、交流的时候,“磨蹭”“我急他不急”“学习不主动、不自觉、不自律”,不出意外,一定是爸爸妈妈背后吐槽孩子的高频词。而“河东狮吼”“情绪失控”“催催催”“唠唠叨叨”“性子急”也形象地勾勒出孩子眼中,爸爸妈妈气急败环,却有无可奈何的形象。父母如何从放手到放心?孩子如何从他律变自律?亲子关系如何从紧张的敌我矛盾,变成积极的共同面对?

情绪调节决定了是否拖延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奇怪,我们仅仅是因为心情不好而拖延吗?像孩子之所以写作业拖拉,也仅仅是因为没心情写?

简而言之,是的。

心理学教授TimPychyl博士也提到:“拖延是一种情绪调节问题,而非时间管理问题。”

拖延不是性格缺陷比如懒惰,也不是说时间管理能力太差,它更重要的是因为要完成某些任务的挑战性,以及产生的消极情绪:无聊、焦虑、不安、沮丧,甚至自我怀疑。

有可能任务本身就让人厌恶,比如说孩子很讨厌数学,现在却被要求写好几份数学试卷,会本能地有抵抗情绪。

拖延症也有可能和更深层次的感受有关,比如自我怀疑。

可能孩子不写作业的原因,是在想数学这么难,我要是做的不好怎么办?

事实上有研究证明,很多人在拖延之后往往都会自我责备,这种想法叫做“拖延认知”。

我们会懊恼当时为什么不尽快把事情做完,这样的想法施加的压力通常会导致进一步的拖延。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更多都是优先考虑当下的感受。

就像孩子写作业拖沓的时候,他也知道事后会被爸爸妈妈训斥。如果拖延可以让自己的心理好受一些,即使我们知道日后可能会后悔,我们还是会拖延。

所以要解决拖延的问题,最重要的不是完全避免面对新的挑战时产生消极情绪。

而是找到一个既能减轻开始任务时的挑战感,又不会在未来产生懊恼情绪,形成二次伤害的方式。

在《拖延心理学2》中,作者罗列了几十种应对拖延的战术,而“有成效的拖延”就是他个人最喜欢的一种。

“我们大多数人是可以克服拖延症的,不过不可能完全攻克这个顽疾,”作者斯蒂尔博士说,他有一篇关于拖延症的学术论文花了10年才写成。

“我个人最好的战术是将自己的每个计划跟另一个相对比,完成这一个计划时,就拖延另一个。”

父母的“急性子”急什么:情绪、担忧与控制

作为父母,需要具备积极的复盘能力,对发生的问题和冲突,重新进行反思、进行积极的思考。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孩子的“太磨蹭”“不主动”和爸爸妈妈的“急性子”“管太多”,这些行为背后真正的心理原因是什么?这样的行为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只有弄清楚了行为背后的原因,我们才能对症下药。

为了更客观地表达,我再来举一个妈妈的例子——学校老师布置了今天的家庭作业,妈妈看了一下,量不多,估计也就需要40分钟到一个小时可以完成。妈妈做好了准备,今天一定要督促儿子早点完成作业,能省出时间复习一下功课,来应对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妈妈和孩子做好约定:我们争取一个小时完成。此刻的妈妈心平气和,孩子也是信心满满。妈妈关上了门,趁机收拾房间、打扫厨房、回复几个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孩子的拖延症,你知道原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