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因为一个偶然的契机,自己最近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
心理学发展至今,同其他学科一样,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学派和分支。想要系统的了解一个学科的知识,正统科班出身也需花费数年,像我们这种业余爱好者,最好不要好高骛远、不要贪多求全,一上来就去读所谓的经典和大部头。
经典著作虽然不朽,作为初学者的我们却很容易被专业的术语、艰深的理论所“劝退”。因此,从学科相关的一些畅销书开始读起,循序渐进登堂入室,不失为一种好的读书策略。
近来读完《极简心理学》、《墨菲定律》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三部心理学的畅销书,其中,《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带给我的冲击和震撼尤为剧烈。
该书号称是国内首部国内精神病人访谈手记。作者高铭在几年的时间内深入精神病院一线,与几十个精神病人一对一的面谈,该书即是作者整理之后的精神病人访谈记录。
02
精神病人在中国是个颇为敏感和忌讳的词语,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略带侮辱的词汇。不少人骂人的时候就会骂别人“神经病、精神病”。前些年,有不少上访户“被精神病”,成为地方*府应对上访的一大利器。因为,一旦一个人被判定为“精神病”,将会直接导致其丧失部分行为能力,那么其上访行为自然也是无稽之谈了。
各位学法的同志对此可能更加熟悉,在犯罪的时候不能辨别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其原理在于,不管是基于刑法的报复论还是威慑论的观点,对于不能辨识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处以刑罚根本达不到刑罚的目的。
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怎样判定一个人是否有“精神病”?我们又应当如何看待“精神病”?
03
对于第一个问题,如果是在刑事案件中,会有专业的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去鉴别,这里不作过多论述。但应当注意的是,同很多分类一样,精神病的划分绝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一个类似于光谱的渐进式变化过程。当精神问题超过一定的度,就成了“精神病”。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精神病呢?这两天有一个话题在网上引起热议,即抑郁症问题。据媒体披露,全国抑郁症患者接近一亿人。而抑郁症导致的自杀行为,是目前15-29岁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抑郁症人群占到了全国人口的1/14,这一比例不可谓不高。
精神病人的比例就更加骇人。因为,抑郁症只不过是精神病的一种。如抑郁外,狂躁症、精神分裂、精神障碍、极端强迫症等,都属于精神病。如果再推而广之,可能我们每个人都是“精神病”。
比如,你在生活中有没有某些方面的偏执?人民币一定要按面值大小在钱包里放好;起床后一定要把床单绷紧,不能有一丝皱褶;与人争论一个问题一定要不胜不休。。。
总之,精神病人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跟抑郁症一样,得了精神病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我们的身体会生病,精神一样会生病。目前,医学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发达。就像目前很多病的成因还未弄清楚一样,大部分精神疾病的成因、致病机制也是一团迷雾。除了遗传因素外,心理因素、环境因素、成长因素等都会导致精神病。
04
回到《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来,该书采取的是访谈体,将与精神病的谈话记录下来,中间会穿插一些作者的感悟。在全书约60个的访谈故事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了精神病人各种各样的大开脑洞:
有人声称接触过外星人;有人声称看到了世界的终极、时间的尽头;有人同时在身体中多重人格;有人号称自己是未来世界的穿越者。。。种种奇幻的设想不一而足。
你当然可以都将这些当做是“疯言疯语”。但是,你也不妨如作者一般,尝试着去理解、去走进这些所谓“精神病人”的内心,换一种角度来看这世界。正如此书的书名一样,一些精神病人的角度之新奇、逻辑之严密、反应之迅速、知识之庞杂,真可谓不世出的天才。
当然,就像作者说的那样,“不论你看见了什么,请不要对号入座”。我们的世界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人生当真只不过是大梦一场吗?我们只不过是活在自己的梦境里吗?
这种终极问题可以想一想,但千万别一直想。即便现实世界当真是一场*粱美梦,沉醉其中不愿醒来也没什么不好。我们不妨效仿庄周,蝶梦庄周也好,庄周梦蝶也罢,人生当真难得糊涂!
蛮荒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