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郁症的概论
郁证病名首见于明代医家虞抟的《医学正传·郁症》,其记载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丹溪心法·六郁》载:“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佛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将郁证列为专篇论述,还提出气、血、火、食、湿、痰六郁之说。此为五行之郁,是由于各种病因至脏腑功能失调,而导致人体气血津液等瘀滞不通,是所谓因病而郁(瘀)。而明代张景岳撰《景岳全书·郁症》为“…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灵枢·口问》曰: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藏六腑皆摇……。此为情志之郁,是由于情志不舒、抑恨忧郁,而导致躯体疾病,是所谓因郁而病。
西医解释的抑郁症:
西医解释的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续情绪低落、抑郁消极、活动能力减退、甚至自杀等为临床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符合中医因郁而病。可以看出,西医所讲抑郁症是属于中医郁症范畴中的一类,不可将抑郁症完全等同于郁症。二、抑郁症的中医理论:
《内经》曰:“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藏六腑皆摇”,及“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愧乱”等,无论因郁而病或因病而郁,皆为人体脏腑精气应答外在环境变化而产生情志反应作用,互为因果。脏腑精气是情志活动产生的内在生理学基础,情志活动与五脏精气的关系最为密切。五脏藏精,精化为气,五脏精气可产生相应的情志活动。五脏精气的盛衰及其藏泄运动的协调,气血运行的通畅,在情志的产生变化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强烈的或者长期性的情志失调,超出了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而又不能得到有效的情绪释放,使脏腑功能气血功能紊乱,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说明情志因素是否造成郁病,除与精神刺激的强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之外,也与机体本身的状况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云:“诸郁,脏气病也,其原本于思虑过深,更兼脏气弱,故六郁之病生焉。”说明机体的“脏气弱”是郁病发病的内在因素。郁病初起,病变以气滞为主,常兼血瘀、化火、痰结、食滞等,多属实证。病久则易由实转虚,随其影响的脏腑及损耗气血阴阳的不同,而形成心、脾、肝、肾亏虚的不同病变。所以临床上不可拘泥于仅伤本脏,而应抓住七情致病“病由内生,直接伤脏”的规律,即“气合而有形,得藏而有名”(《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三、医学模式与形神一体论
在人类疾病谱由急性感染发热性疾病转为慢性疾病、亚健康的今天,标志着新旧医学模式的转变,即从过去的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然而,中医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形体与精神的“整体医学模式”,却不谋而合的对应着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就为中医治疗亚健康或心身疾病提供了理论根据。心身疾病或心理疾病已成为当今社会一种多发病与常见病;在心身疾病或心理疾病所导致的抑郁、焦虑、紧张、恐惧等神经症中,“抑郁症”对人的健康影响与危害则显得更为突出,使之成为中国社会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