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躁症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第一书记展播向疆袁有志吴发修
TUhjnbcbe - 2021/6/30 21:02:00
资市镇先进村第一书记向疆:倾心扶贫为乡亲检察老兵变扶贫干将

年,为响应*府号召,曾在检察机关获得三次三等功的检察老兵向疆,在脱贫攻坚战攻坚拔寨之际,来到资市镇先进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长。

两年来,先进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两大主导产业支撑先进村经济可持续增收发展;网络通信家家全覆盖,贫困户住房、教育、医疗得到优质保障;全村贫困户户人全部实现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余元,村集体收入达到20万元,先进村已经是一派宜居、宜工、宜农的新农村景象。

整合帮扶力量聚力扶贫

向疆担任工作组组长之初,先进村市县镇村四家帮扶单位存在“四仙过海、分散帮扶”的问题,扶贫资金未用在点上,扶贫效能不明显。

看到这种状况,向疆同志与其他三支帮扶力量多次协商,最后沟通制定了市县工作组组员分片包组管理制度,扶贫资金统一使用、扶贫工作每周会商、学习培训常态化,如今各家帮扶力量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帮扶效能得到大幅提升。

产业发展兴旺促进增收

先进村是典型的传统农业种植区域,“一季麦后一季稻”,贫困户种粮积极性不高,守着几亩薄田增收无门。

精准扶贫重在精准发力,重在产业扶贫,脱贫致富关键是激发贫困群众持续的内生动力。为此,向疆与村干部们多次对引进产业进行会商、田边地头勘验,最终定下与先进村适宜蔬菜大棚和稻虾共作两大主导产业,全力打造先进村为“蔬菜之村”“稻虾之村”。

近年来,先进村产业发展呈兴旺之势,个大棚蔬菜满园,亩稻虾满塘,*桃、鸡鸭、*鳝等特色种养殖业也焕发勃勃生机。各类专业合作社在产业品种改良、技术服务、保底销售上也发挥着良性作用,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贫困户96%增收。

突出*建作用引领扶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建强一支能打硬仗善打胜仗的战斗队伍。年底,向疆同志作为工作组组长积极协助先进村完成换届选举工作,一批德才兼备、能力突出、深得民心的干部脱颖而出,*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日臻显现。

在抓*建过程中,一是组织村总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及每月“*员主题活动日”制度,开展“两学一做”和“三严三实”活动,加强*性修养和锻炼。二是鼓励先进村*员争当致富带头人。丁正三等一批*员带头发展大棚蔬菜,通过技术培训、言传身教等形式广泛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三是创新*务村务公开制度,充分调动*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群策群力抓好脱贫攻坚工作,*员主人翁意识得到增强,*员的先锋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为民真情帮扶获得认知

随着贫困户养虾的人数越来越多,技术问题层出不穷,向疆同志就拜托朋友请来华中农业大学的博士到先进村为贫困户讲授养殖技、实地指导解决养殖中遇到的问题。

疫情防控期间,他逐家逐户走访宣传就业*策,对于无岗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尽心尽力介绍务工岗位,目前,先进村务工返岗率达到96%。向疆将自己融入到先进村,将心比心,获得了村民群众的交口称赞。

郝穴镇荆江村第一书记袁有志:干群合力促产业同心协力谱新篇

袁有志,郝穴镇荆江村第一书记,自年驻村以来,他紧紧围绕“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办好为民实事、提升治理水平”的职责,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工作,壮大村集体经济。

驻村伊始,袁有志通过召开*员群众代表会议、走村入户等方式,深入老百姓了解村情民意,把老百姓急需解决的问题逐一记录下来,晚上回来仔细研究,和工作组成员商讨解决方式,一件事,一份情,笔记本用完了一摞,他和群众的感情也近了一尺。

建强基层堡垒,助力脱贫攻坚

打好脱贫攻坚战,建强基层*组织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更是一项保障性工程。为了尽快完善村级基层堡垒,充分发挥战斗力,袁有志坚持抓*建促脱贫攻坚。

年10月,在村“两委”换届初期,他积极深入群众,了解掌握群众思想动态,严格按照换届程序选举,切实把有能力、有担当、想干事、干成事的*员群众选举到村两委班子里。

袁有志始终以强班子带队伍为抓手,夯实组织建设,一是认真执行*内*治生活制度,坚决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制度;二是借助“主题*日”活动、远程教育等平台,采取农闲时集中学,农忙时个人学等方式方法,着力抓好*员干部思想*治教育;三是打造*群活动中心,着力提升*建阵地规范化。驻村以来,他不遗余力地为荆江村发展出谋划策,极大地提高了新一届村“两委”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完善基础设施,解决历史难题

只有基建搞得好,农民才能富的早。为改善村级基础设施水平,切实提高村民生活质量,袁有志以“水、路、网”为切入点,申请各项资金近万元,全面完善荆江村基础设施。

一是利用帮扶资金安装余盏路灯,大大方便了村民出行,结束了荆江村天黑不见亮的历史;二是解决了一四五六组自来水改造难题,曾经饮水问题困扰群众的生产生活良久,现在已有多户居民换上了新管网,家门口通了自来水,村民们实打实的高兴。三是开挖沟渠,完善道路硬化,袁有志积极争取资金,硬化荆江村11公里主干道,切实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历史问题。四是争取镇级资金实施美丽乡村项目,对荆江周围的道路、河道、墙壁进一步美化提升,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如今的荆江村,天青水蓝、花香树绿,村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生态美、人文美。

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致富

围绕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袁有志多次召开*员群众代表会议,商讨荆江村发展方向,最后敲定了种养植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荆江村充分利用原农科所闲置土地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发挥三大优势,带动群众致富,一是在不同时节选种不同的果蔬,形成“春有菜薹、夏有四季豆、秋有玉米、冬有冬枣”的种植结构,经济附加值大大提升,目前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突破20万元;二是土地流转促规模化种植,荆江村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紧张,通过引进市场主体,采取部分土地流转的方式能有效克服这一劣势,农民土体流转后即能收取租金,收入增长稳定性大大增加,目前已流转土地20多亩用于冬枣基地建设,农户人均纯收入增长0多元;三是通过成立专业生产合作社,发动*员加入、引领群众加入的方式做大做强,由此形成生产联盟、技术共享、议价主体,化分散为集中,减小单个种植成本,增加了规模竞争优势和抗风险能力,真正带动了群众稳步增收。

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抵御长江洪涝灾害,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袁有志奋战在一线,经常一个月都回不了一次家。有人不解,袁有志说:“脱贫、致富是一步一步来的,急不得也快不得,我多干一点儿就能多几户家庭早点脱贫,孩子们也能有更好的成长环境,多值。”

马家寨乡杨渊村工作组长吴发修:多一份关爱少一户贫困

“你敢踏到我家一步,我跟你把腿都砍断。”这样的情景,是在杨渊村驻村工作组长吴发修同志走访一位精神残疾的贫困户家中发生的。

在驻村扶贫的这4年时间里,他经历了许多类似的场景。*某某是一位间歇性精神病患者,情绪非常不稳定,时不时发病有暴力倾向。由于丈夫早逝,女儿离婚,本来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慢慢的*某某患上狂躁症。走出*某某家后,吴发修没有气馁,而是立即联系医保部门和精神病院,让*某某免费入院治疗,并为其申请办理残疾级别升级和低保金。*某某一出院,吴发修立即赶到她家,看到*某某病情稳定,吴发修长舒一口气,便坐下来向她将相关*策从头到尾讲解了一遍。得知自己差点伤人,但帮扶*策依然不减的情况后,*某某的情绪有些许激动,临别时含着泪光目送吴发修离开。

如今,*某某的病情稳定不少,几年都再未发病。*某某她重新找了老伴,一家人生活过得其乐融融,女儿孙女去了江苏南通打工学习,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看着她的生活变好,吴发修也很欣慰。

通过多年走访,吴发修逐渐了解了村情民意,各家各户的基本情况记满了一个小小的笔记本。几年的驻村时光,也慢慢地拉近了他与村民们的距离,了解了他们的所思所盼。在这几年的驻村工作中,他觉得自己就是一条丝带,一条帮助群众连接外界的丝带,了解群众困难并寻找办法帮助解决问题。驻村期间,解决杨渊村村*组织软弱涣散问题,协调单位资金解决群众娱乐文体设备,帮助杨渊村六、七、九组村民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帮助杨渊村二组村民购置排水设备,帮助购销农副产品等等。虽然没有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他和群众一起劳动、一起生活,用真情和群众打成一片。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吴发修,非常了解群众生活的不易,在驻村帮扶有限的时间里,他真心想为父老乡亲多办些实事。吴发修深知,要脱贫就得发展产业,传统产业已无法让群众增收致富,面对新型产业群众又保持观望的态度。年稻虾连作作为江陵县特色开发产业,其短平快的特点为村民增收致富和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提供了新路子。他鼓励大家大胆试一试,为贫困户积极申报产业补贴,多次组织市、县农业技术专家到杨渊村授课,带领杨渊村贫困户发展稻虾产业。利用杨渊村地靠长江的地理气候优势,那一年的种养殖户收获满满,实现了一年养殖1季、种植1季的模式,大大提高了群众收入。

年,杨渊村顺利通过省检验收,甩掉了贫困帽子。作为杨渊村驻村工作组长,当吴发修在贫困户的档案资料里,一家家勾选已脱贫选项时,他热泪盈眶。

不忘来时路,勇做追梦人。如今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他还想继续帮下去,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在乡村振兴中,为杨渊村描绘一幅美好愿景。

来源:县*府扶贫办

长按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一书记展播向疆袁有志吴发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