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躁症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医生说小心冬季抑郁
TUhjnbcbe - 2021/5/13 15:40:00

冬季抑郁症又称季节性抑郁症,

是情感障碍性疾病的一种。

患者在冬季情绪会变得郁郁寡欢,

精力明显衰退

年12月27日

医院心理治疗师

赵静

做客郑州新闻广播《医生说》

为听众普及相关知识

抑郁障碍抑郁障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行为改变。抑郁障碍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复发率及高致残率的慢性精神疾病。几乎每个年龄段都有罹患抑郁障碍的可能,女性多于男性(1.5:1~2:1)。单次抑郁发作的平均病程约为16周,发作后痊愈平均需要20周左右。若不治疗,病程一般会持续6个月或更久。经过抗抑郁治疗,大部分患者的抑郁症状会缓解。首次抑郁发作缓解后约15%~50%的患者不再复发。第3次以上发作,治疗缓解后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复发风险几乎是%。抑郁症状缓解后,患者一般可恢复到病前功能水平,但有20%~35%的患者会有残留症状,社会功能受损。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生物化学、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遗传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等共同作用起病。遗传因素:抑郁症的家系调查:40%-70%的抑郁症患者有遗传倾向。抑郁症患者的亲属,特别是一级亲属罹患抑郁障碍的概率高出一般人群的2-4倍。并且抑郁障碍家系遗传具有发病年龄逐代减小和疾病严重程度逐代增加的特征。心理社会因素:生活事件与环境应激事件:负性生活事件,如丧偶、离婚、婚姻不和谐、失业、严重的躯体疾病,家庭成员患重病或突然病故,校园欺凌,均可导致抑郁的发生,丧偶是与抑郁关系最为密切的应激源。另外,经济状况差、社会阶层低下者易患抑郁障碍。临床特征1.情感症状情感症状是抑郁障碍的核心特征,包括心境低落、兴趣减退甚至丧失,愉快感缺乏。低落的心境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存在,一般不随环境变化而好转。症状在一天之内可呈现节律性变化,如有些患者晨起心境低落最为严重,傍晚开始好转。2.躯体症状包括食欲、睡眠、体重和行为活动.①对通常能享受乐趣的活动丧失兴趣和愉快感;②对通常令人愉快的环境缺乏情感反应;③早晨抑郁加重;④存在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⑤早上较平时早醒2小时或更多;⑥食欲明显下降;⑦1个月中体重降低至少5%;⑧性欲明显减退。疼痛、心动过速、便秘等症状。3.认知症状抑郁障碍患者大多存在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信息加工能力减退、对自我和周围环境漠不关心等表现,这类认知损害往往是可逆的。严重抑郁障碍的患者往往还存在悲观自责、消极厌世、自杀的风险,需要认真评估和预防。鉴别诊断1.双相障碍抑郁障碍和双相障碍均存在某种程度的抑郁发作,临床上极易混淆。鉴于两种疾病的治疗原则截然不同,故必须重视鉴别。双相障碍存在躁狂/轻躁狂发作史,其核心特征为“不稳定性”。双相障碍患者多以抑郁发作起病,可能多次抑郁发作后才出现躁狂/轻躁狂发作,因此早期识别提示可能为双相障碍的线索非常重要,如青少年起病、情感旺盛人格、抑郁发作频繁且好转速度快、伴精神病性特征、不典型特征或混合特征、难治性抑郁、产后抑郁、季节性抑郁、共病物质滥用或边缘性人格障碍、双相障碍家族史等。2.焦虑障碍抑郁和焦虑常同时出现,抑郁障碍的核心症状为“心境低落”,焦虑障碍则多表现为过度的“紧张、恐惧、担忧”等,常伴有明显的躯体焦虑症状。3.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于极其严重创伤性事件后的6个月内,其典型症状为反复出现的“闪回”、回避创伤相关情境、情感疏远、麻木感等,情感改变多为焦虑、痛苦、易激惹,波动性大。4.精神分裂症鉴别点主要包括原发症状多为思维障碍或感知觉障碍,病程多迁延而非间歇性,精神活动缺乏协调性。出现的抑郁症状为继发,且短于原发症状。特定人群的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的治疗应坚持抗抑郁药与心理治疗并重的原则。心理治疗适合不同严重程度的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规范、系统的认知行为治疗和人际心理治疗对于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有效,支持性心理治疗、家庭治疗也有一定疗效。轻度抑郁障碍患者如果进行6周~12周心理治疗后抑郁症状无明显改善,通常提示需合并抗抑郁药。目前还没有一种抗抑郁药对儿童和青少年绝对安全。使用前需充分告知监护人用药的获益与风险,权衡利弊,做出决策。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加量,以减少风险。女性抑郁障碍女性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男性的1.5~2倍。由于神经内分泌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女性的发病率自青春期开始升高,持续到生育期,之后缓慢下降,到围绝经期再次呈上升趋势。(1)经前期烦躁障碍:轻度经前期烦躁障碍患者的治疗以非药物干预为主,如疾病知识教育、生活方式的改变、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等。无效的患者或中重度患者可以给予抗抑郁药治疗,如SSRI类药物。(2)妊娠期抑郁障碍:妊娠期高达70%的女性可出现抑郁症状,10%~16%符合重度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治疗开始前,应告知患者及家属治疗可能带来的获益与风险,以及治疗改变或中断可能面临的问题。未治疗的妊娠期抑郁障碍可能与新生儿低体重、早产、后代的精神心理疾病发生风险相关。治疗应根据抑郁障碍的严重程度、复发的风险、尊重孕妇和家属的意愿来进行调整。(3)产后抑郁障碍:产后抑郁障碍的治疗视症状及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而定,应遵循抑郁障碍治疗的一般原则。应警惕潜在双相障碍或产后精神病的症状,因为这些症状的治疗不同于一般产后抑郁障碍的治疗。同时,必须考虑到患者产后的代谢改变、乳汁对胎儿影响、治疗对患者自我认知以及能力改变等一系列因素。轻度患者可采用加强支持的社会心理干预、人际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以及系统家庭治疗,如症状持续加重,应考虑采用药物治疗或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4)围绝经期抑郁障碍:女性围绝经期(通常45~55岁)是发生抑郁障碍的高危时期,大部分患者既往曾有抑郁发作史。治疗上应遵循抑郁障碍的一般原则,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疾病知识教育。老年期抑郁障碍老年期抑郁障碍:老年期抑郁障碍是指年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出现的抑郁障碍,在伴发躯体疾病患者中患病率可能更高。治疗上除遵循抑郁障碍的一般治疗原则外,要特别注意老年人的病理生理改变以及社会地位改变的影响,定期监测患者躯体功能状况。

赵静: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从事精神科临床一线工作15年。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进食障碍、躯体化障碍等疾病的治疗。年在北大六院临床心理中心进修学习半年,曾参与精神分析的系统培训,萨提亚的家庭治疗培训,心理剧及绘画治疗等多项培训。并在《国际精神病学》、《中国医药指南》、《黑龙江医学》、《临床合理用药》等多家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对精神科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快速识别,准确诊断,让深受病痛之苦的患者得到快速有效的治疗是她的医者诺言。她认为在“看病”的同时,更喜欢透过“病”去看生病的这个“人”,当这个“人”真正的被看到,被理解,被尊重,被接纳,他慢慢的就会退去“病”的外壳,逐渐的成长为一个健康的“人”了!

-

王建凯/统筹*敏/编辑排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生说小心冬季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