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一半的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在首次轻/躁狂发作前会出现严重的抑郁发作。研究显示,在整个双相障碍过程中,抑郁发作时间比轻/躁狂发作时间更长、次数更多;双相障碍和单相抑郁(UD)患者普遍存在阈下轻/躁狂症状。因此,BD的延迟诊断和误诊在临床实践中很常见。在抑郁发作期间将BD与UD区分开来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BD患者在急性抑郁发作期间比UD患者具有更广泛和更严重的认知异常,并且BD患者的大多数认知功能的损伤在缓解期间持续存在,而UD患者的大多数认知功能在缓解期间恢复正常。
P波形是事件相关脑电位(ERP)中使用最广泛的组成部分,与认知信息处理有关,包括工作记忆,注意力和执行功能。作为认知活动的电生理指标,P是非侵入性的,廉价的,方便的,没有文化和教育偏见。由于其较高的时间分辨率,P比传统神经心理学测试对认知变化更敏感,并且可以提供对认知过程的洞察。因此,P似乎也有望用于BD和UD抑郁之间的差异诊断。该荟萃分析旨在估计BD患者与UD抑郁症患者P的差异程度。
方法
在主要的英文(PubMed、Embase、PsycInfo)和中文数据库(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进行检索,纳入了比较BD和UD患者(有或没有健康对照(HC))P的相关研究。在年龄、性别和抑郁程度方面具有可比性的BD和UD样本的研究,被评为高质量。计算P潜伏期和振幅的标准化平均差异(SMD)。
结果
共纳入8项研究,其中包括名BD患者,名UD患者和名健康对照组。在纳入研究中,6项被评为质量良好。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BD患者的P潜伏期显著延长且振幅较低,汇总效应量(ES)较大,分别为95%CI:2.(1.,3.)与?1.(?1.,?0.)。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UD患者P潜伏期显著延长且振幅较低,汇总效应量(ES)较大,分别为95%CI:1.(0.,2.)和-0.(-1.,-0.)。
在重度抑郁发作期间,BD患者的P潜伏期显著长于UD患者,效应量为0.(0.,0.)。但P振幅在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ES[95%CI]:?0.[?0.,0.])。
从重度抑郁到缓解期间,BD和UD患者的P潜伏期显著下降(ES[95%CI]:?1.[?2.,?0.]andES[95%CI]:?1.[?2.,?0.]),但P振幅增加没有统计学意义。
缓解期间,与健康对照组相比,BD患者仍然具有明显更长的P潜伏期(ES[95%CI]:1.[1.,1.]),但P振幅在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缓解的UD患者在P潜伏期和振幅方面,与健康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
缓解期间,BD患者比UD患者具有显著延长的P潜伏期(ES[95%CI]:0.[0.,1.]),振幅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在重度抑郁发作和缓解期间,BD患者的P潜伏期明显长于UD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缓解的BD患者仍有显著更长的P潜伏期,但缓解的UD患者的P潜伏期已降至正常。这也反映了BD患者中更严重和更广泛的认知障碍。
P潜伏期可作为鉴别BD与UD抑郁的辅助诊断标志物,有必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以解决如何使用P来改善疾病诊断和临床管理的问题。
参考文献ZhongBL,XuYM,XieWX,LiY.CanPaidinthedifferentialdiagnosisofunipolardisorderversusbipolardisorderdepression?Ameta-analysis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