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们步入成熟的最大标志,一定是开始抛掉那些虚头巴脑、花里胡哨的面子工程,学着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花钱。
往往是人一过25岁,在那些能实打实带来生活幸福感的消费面前,口红就变得“一文不值”了。
就拿Vista新垣结衣来说吧。她平时最喜欢干的事儿,就是在短视频APP里看洗碗机里拿出来的锃亮碗碟、烘干机里拿出来的蓬松毛巾,畅想着攒够买房的钱后,也一定要整够全套。
虽然实现愿望还遥遥无期,但却直接反映出了年轻人有多懒(不是),有多希望高科技能把自己从繁重的家务中解救出来。
也正是出于这个刚需,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基础家电早就不能满足这届消费者了。
洗碗机、烤箱、智能马桶等原本在老旧观念里“没用的东西”,成了越来越多对生活品质有一定追求的家庭标配。
甚至直接把吸尘器,这个曾游离在中国人生活边缘的工具,捧成了如日中天的“网红”。
01后悔“买晚了”的东西,它排第一别看如今价格不菲、但功能实用也“拿得出手”的戴森吸尘器,早就成了新一代消费者乔迁新居,或人们回答“老婆、朋友生日送什么”时的首选。但就在三年前,这个比扫把贵上百倍的家伙,可能还是你妈妈嫌弃的“摆设”。一个鲜明的对比是:年,中国吸尘器的家庭保有量每百户仅8台,而日本、韩国、美国的数字则分别达到了每百户75台、94台、台。(前瞻产业研究院)不同于吸尘器这两年才在中国家庭普及,自打年美国人DanielHess发明第一台地毯清扫机开始,它就以飞快速度最早风靡了世界,尤其是欧美国家。20世纪初,流行在欧美的电动吸尘器很多年轻人最早对吸尘器充满向往,也是从20年前那批经典美剧开始。比如《老友记》里洁癖Monica的龟毛时刻——她用大吸尘器吸完一遍地面后,紧接着又拿出手持吸尘器来清理大吸尘器,生怕留下一点儿灰尘。从《老友记》铺设着精致地毯的大house布景里,你也能看到中美家庭清洁习惯差异的原因。欧美人均居住面积大,几乎家家户户铺设地毯,吸尘器一吸、再定期清洗地毯就是所有的家务步骤了;再看习惯于传统式打扫的中国家庭,木地板、瓷砖等硬质地面和狭小生活面积中的缝隙,让扫把成了比吸尘器更容易普及的清洁工具。换句话说,灰往往都是被吹走的,而不是吸走的。中国家庭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很久,直到最近两年,人们惊讶地发现:在商场和电商了解吸尘器,甚至是愿意花大价钱买几千块一台的戴森的中国家庭,突然变多了。一开始,很多受到冲击的人们还只把这种现象解读为“消费主义洗脑”。殊不知,在亲眼看到无数使用者真情实感地说出“这是我家里最有用的的黑科技”、“我最后悔的事是今年才买”时,才意识到:到了年还把吸尘器当“智商税”的人,就太落伍了。就比如在戴森天猫旗舰店销量最好的一款吸尘器的诸多好评中,就能窥见,当代中国人对吸尘器“路转粉”的原因有多实在。其中,有对尘螨过敏的鼻炎患者,感谢它带走了肉眼不可见的纳米级灰尘,解救自己于无止境的喷嚏之中;有每天要掉上万根头发的秃头少女,感谢它让自己躲过了洁癖老妈的“不杀之恩”;有人晒出了自家“主子”和戴森的合影。当养宠的新中产家庭数量增幅达到42.6%,为了不每年都收获一件“布偶猫牌毛衣”,吸尘器已经必不可缺;而听着曾经信誓旦旦——地里的重活干起来都轻而易举,扫地抹灰根本就是“吹灰之力”——的咱爸妈,突然开始抱怨腰疼。
那些把吸尘器当成了父亲节、母亲节礼物的90后,也得到了长辈的一致好评。
甚至还有不少人,本只是抱着“不行就退货”的心态买了台试试,试用三天后就击掌喊出了“戴森就是戴森”的口号,并迫切地想把它安利给全世界。咦?好像不小心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当原本的刻板印象被口口相传的好评改变,年,中国家庭吸尘器普及率已从8%增长到了11%,预计年将达到19%。(前瞻产业研究院)如今拥有一台高品质、人性化的智能吸尘器,不仅让这届消费者从繁重的家务中脱离出来,更是一种高质量生活方式的象征。仅仅是戴森一个品牌,年在中国市场的营业额增速就高达%,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每次出新品都能掀起追捧者热情的吸尘器。02让中国人喊句“真香”,不是谁都能做到但让中国消费者喊出这句“真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在以戴森为代表的无绳吸尘器风潮进入中国前,我们就在大而笨重的老式吸尘器上吃过不少哑巴亏。据知乎网友黎黎周回忆,10年前,被美剧种草的老爸就斥巨资买了一台上万的进口有线吸尘器,可非但没有得到妈妈的赞赏,反而是被一顿猛揍。原因很简单,如果说噪音大到被邻居投诉、每次使用都要更换好几块钱一个的集尘袋,都算小事。那在妈妈被缠绕在一起的电线和软管绊倒的那一刻,这台机器也就彻底被打入了“冷宫”。像海报里这样穿着高跟鞋使用有线吸尘器,简直是天方夜谭▽老式吸尘器慢慢被闲置的经历,不止黎黎周一个人有过。大家伙活动不便,每次都要拽着走来走去;因为电线不够长,换一个屋子打扫就得重新找一遍插座。本为了便捷而生的工具,却成了加重中国人家务负担、必须为之迁就的麻烦。也正是如此,虽然人们也经常吐槽扫把的小毛病——比如,把垃圾细尘严丝合缝地怼进簸箕里,简直是能逼出狂躁症的反人类操作;再比如动不动就会扬起的灰尘,和老式工具永远够不着的沙发底深处。但单凭“省事简单”和“灵活轻便”这两点,任何一种更先进的清洁方式都很难彻底取代它。显然,比起人均居住面积更大、更在乎续航时间的欧美家庭,中国家庭需要考虑就更多、也更复杂。从这个痛点出发,你就能看懂从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天就进行广泛本地研究的戴森,坐稳吸尘器零售份额头把交椅的原因。科技测评圈有个共识,是这么说的:全世界只有两种吸尘器:戴森吸尘器,和其他品牌的吸尘器。它成功的关键,首先就离不开引领了无绳风潮的极简设计,带来的便捷使用感——前行起来非常流畅,同时单手就能固定在小户型一方角落的墙上,优雅独特的工业之美彻底改变了中国消费者对吸尘器的笨重刻板印象。用户晒出与戴森无绳吸尘器的合影,图片来源小红书用过的人都知道,无论是吸尘器、吹风机还是无叶风扇,独树一帜的“长相”不仅让它们摆在家里就宛如一座精致艺术品,更是戴森黑科技的体现。能用“旦用难回”(一旦试过,就很难再用回同类产品)的称号征服中国消费者,戴森可花费了你想象不到的科技投入。JamesDyson和他当年的样机合影年,31岁的戴森创始人JamesDyson敏锐察觉到了老牌吸尘器灰尘堵塞造成吸力损耗的缺点,并致力于补上这个影响使用感的大漏洞。终于在做了模型后,开创性发明了全球首款使用气旋、而非集尘袋来将灰尘从气流中分离出去的吸尘器G-Force,用无尘袋设计解决了传统机器容易堵塞的问题。此后的几十年里,Dyson并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凭借着强大的气旋分离技术和数码马达,他一次又一次地颠覆了在当时看似非常成熟的吸尘器行业。戴森吸尘器制作过程结果就是,持之以恒的研发投入让独创性设计愈久弥新,竞争对手们至今都无法匹敌戴森的强劲吸力和吸力持续不减弱的优势,让戴森的每一台吸尘器都不可被复制。戴森(上图左)与竞品吸尘器的荧光粉残留实验。来源:“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