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躁症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抑郁和躁狂型人格一
TUhjnbcbe - 2021/1/12 9:18:00

本章主要介绍受抑郁动力驱使的人格类型,同时简要介绍以否认防御为特征的被称为躁狂、轻躁狂和抑郁的群体。后者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抑郁患者的潜意识动机正好相反:尽管如此,他们的人格特征、期望、希冀、恐惧,冲突和潜意识观点都和抑郁患者如出一辙。很多人都曾体会过躁狂和抑郁情绪交替的感受;当这种情况达到精神病性程度时,包括幻觉妄想和自杀倾向,我们习惯于称之为“躁郁症”。但也有很多人的躁狂状态—心境恶劣循环并非严重到精神病态和较少伴有自杀冲动,我们多半将其视为双相障碍。

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抑郁相、躁狂相及循环出现两者的躁郁双相。Kernberg认为轻躁狂型人格者由于常常使用否认这种原始性防御因此被归为边缘状态。但若诊断边缘状态,需要证据表明个体的性格问题已严重到人格障碍程度,否则,只能诊断为个体性格的边缘特征。轻躁狂个体虽然惯用否认机制,但其认同整合和自我观察能力均与边缘状态者大相径庭。

抑郁型人格

DSM—III的编者选择将所有抑郁和躁狂状态都至于心境障碍栏目之下,这种归类法造成了公众对抑郁心理的片面认识。这种分类仅突出了抑郁情感中恶劣心境这一面,而实际上,抑郁心理中想象、认知、行为和感觉等成分也同等重要。这一分类中还废弃了反映临床医师长期经验积累的诊断名称-抑郁型人格障碍。这样容易误导临床治疗师忽视抑郁人格特有的内心体验,这些体验甚至早在他们发展为抑郁状态之前就已经存在。据我所知,制定这一分类DSM—III小组成员或多或少与制药公司关系密切。我并非暗喻他们收受贿赂,但关系过密无疑会从潜意识层面影响到“科学”决策的形成。医药公司一般倾向于将各种精神疾病阐释为相互独立的某种障碍,很少愿意把定义为相对稳定的人格类型,因为后者很难对药物产生良好的反应。

我们很多人都曾不幸遭受创伤而形成难以愈合的悲痛,表现为明显的缺乏动力,失去快感,或是植物神经紊乱,这些都是抑郁障碍的表现。弗洛伊德是首位将抑郁状态与正常的哀伤反应进行比较的学者;他观察到这两种状态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哀伤情境中,人们会体验到外部刺激作用的逐渐减弱;但在抑郁状态下,人们会认为自我正在消融或毁灭,犹如潮来潮往,个体在痛苦间隙尚表现如常。但抑郁则像漫长冬日,贫瘠、毫无生气。哀伤可能会随着情绪的缓解而逐渐平复。但抑郁却始终萦绕于心,绵延不绝。

从这一点看,抑郁与哀伤是互相对立的;哀伤使人在丧亲或重创之后情绪跌入谷底,但不至于陷入沉沦。而抑郁性认知、情感、意象与感觉会以隐蔽、有序、缓慢而持久的形式浸润于我们当中具有抑郁型人格的个体身上。考虑到本书的特定读者——心理治疗师——有相当一部分人的人格中具有抑郁特质,因此“我们”这种措辞其实颇为贴切。这也是我们对悲伤更容易产生共情,对维护自尊更容易理解。也使治疗师更敏感与亲密关系和丧失的痛楚,这种人格特质,也使治疗师倾向于将治疗成效归功于来访者,而将失败归罪于己。

Cireenson将抑郁型敏感特质与成功治疗师的特征进行比较之后,矫枉过正的提出“经历过重度抑郁的治疗师,在疗愈他人的过程中才更加得心应手。Cireenson顺理成章地将自己归为抑郁谱系中比较健康一端的典型例证,与他齐肩的还有许多经历痛苦磨难的历史名人,比如压迫拉罕·林肯。谱系另一端则是妄想与自罪兼备的抑郁症患者。年复一年的治疗对他们毫无起色,他们始终坚信得到拯救的最好方式即是毁灭自己,直到抗抑郁药物问世,这一情况才得以好转。

自写作本书第一版时起,我对SidneyBlatt在抑郁亚型方面的研究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简言之,Blatt探索了不同抑郁状态个体的内部体验和治疗需求。其中一种抑郁状态是“我不够好。我有缺陷,我自作自受,我就是罪恶”。另一种抑郁状态是“我很空虚,我很饥渴,我很孤独,关心我吧”年本书第一版中:我把抑郁人格更多地归为內摄类型;而将依赖人格视作一种独立的人格类型或人格障碍。在再版中,我尽量兼顾这两种特征的抑郁亚型,并在治疗部分将两种亚型一并讨论。

Blatt对抑郁的两极性进行探讨之后,将抑郁划分为“自我界定”和“人际中的自我”两种极性倾向。人们都有自我肯定和通过与人建立关系而体验自我的习性。精神健康的标准之一便是能够在两者之间灵活切换。自恋人格者是顾此失彼要么偏向浮夸、要么偏向耗竭——无论是通过贬低他人还是渴求

1
查看完整版本: 抑郁和躁狂型人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