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躁症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阳虚和阴虚到底怎么区分
TUhjnbcbe - 2021/1/5 13:28:00
请输入标题中医教你:火和水构成了阳和阳


  中医的理论多来自于自然界和人类实践,取相比类,是最常用的手法。火为阳,水为阴。


  什么是虚呢?就是弱的意思。阳虚就是火弱,阴虚就是水弱。


  那在人体里,到底什么是阳,什么是阴呢?或者什么是火,什么是水呢?人们吃进东西,吸进氧气,通过肠胃的生物转换,就会产生能量,这种能量,就是人体之火,生命之火,这就是人体的阳气。那什么是人体的阴呢,或者人体的水呢?这个水就是血液、体液。


  就像烧水做饭一样,如果火烧的过大,水会烧干,饭会烧煳;同样,如果火不够的话,水烧不开,饭也做不熟。人体也一样,如果一个人的阳气不足,人就会运化不好,人就会湿重,身体发胖,舌头发胖,大便多不成形;反之,如果一个人阴气不足,人就会显得很瘦,并且容易口干和便秘。因此,一般而言,胖人多阳虚,而瘦人多阴虚。


  因此,只有阴阳平和之人,身材才会不胖不瘦,显得很匀称。偏胖偏瘦之人,多半身体都有问题。


  肾阴:肾阴是肾精作用的体现,全身各个脏腑都要依靠肾阴的滋养;是人体阴液的根本,所以又称“元阴”。人体各个脏腑失去肾阴的滋养就会发生病变,如肝失滋养则肝阴虚,肝阳亢,甚至出现肝风;心失滋养则心阴虚、心火旺、心烦失眠;心神不安;脑失滋养则眩晕耳鸣。


  反过来,各个脏腑的阴液严重不足时,也会导致肾阴不足,如热邪侵犯灼伤胃、胃阴不足,进一步就会损伤肾阴,称为“肾阴涸”。由于“阴虚则阳亢”、“阴虚生内热”,肾阴虚往往会出现潮热、升火颧红、舌红、口干咽燥、脉数无力等热象,但也有虚而无热,则称为肾精亏损。


  肾阳:肾阳能推动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活动,是一身阳气的根本,也称“元阳”。


  肾阳不足就会影响各个脏腑的生理活动而发生病变。如肺失肾阳的帮助则出现气急,吸气不足等症称为肾不纳气;脾失肾阳的推动则出现五更泄泻、完谷不化等症;心失肾阳的鼓动则出现心悸、气急;胸闷;唇舌青紫等心阳不足的症候;膀胱失去肾阳的气化则出现小便不利或失禁或余沥不尽或遗尿;津液的吸收、输布失去肾阳的气化则发生水肿;肾脏本身气化不足则出现阳痿、遗精、腰脊酸软等症;如果肾阳衰竭则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如油、脉微欲绝等危险的症候,称为亡阳。


  “阳虚则阴盛”,“阳虚生外寒”。肾阳虚必然会产生寒象,如行寒肢冷、面色光、腰脊冷痛、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清稀、舌淡苔白等症。如果虚而寒象不明显,一般称为“肾气虚”。肾阳虚与肾阴虚同属肾虚,基本上相同;区别在于有无明显的寒象。


  肾阴、肾阳的相互关系:肾阴与肾阳是肾脏生理的两个方面。滋养全身各个脏腑的作用,称为肾阴;推动全身各个脏腑的活动的作用,称为肾阳。肾阴虚和肾阳虚是肾脏病理的两个方面,虚而有热为阴虚,虚而有寒为阳虚。两者的性质是不同的,阴阳、寒热,是对立的两个方面。但两者又共居于肾脏之中,是肾精和肾气的具体表现,又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阴液需要依靠阳气的推动,阳气需要阴液为基础。


  肾阴虚和肾阳虚往往相互影响,出现阴虚及阳或阳虚及阴的病理现象。我们对肾阴虚和肾阳虚的症状同时出现的时候,不能平等看待,必须具体分析,看那个方面是病理变化上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以肾阴虚为主,在治疗上要滋补精、血,使肾阴充足,肾阳才能振奋。在中医理论上叫做“精能化气”。以肾阳虚为主,在治疗上首先要培补元气,使肾阳得到旺盛,才能促进肾阴恢复。在中医理论上称为“精血不能速生,元气所当急固”。我们还必须注意,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肾阴虚和肾阳虚的主要位置会变换,治疗的重点就要相应起变化。


  肾和膀胱病的辨证方法,是指根据肾与膀胱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对肾和膀胱疾病的证候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判断肾和膀胱疾病的病机、性质及正邪盛衰情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肾位腰部,左右各一,以三焦分属为下焦部位,其功能主藏精,主生殖,主骨生髓充脑,在体为骨,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又主水,并有纳气功能,为先天之本。膀胱也位于下焦,具有储尿排尿作用,经脉与肾相互络属,二者相表里。各种原因导致肾脏功能失调,则可见肾脏、水液、骨髓、脑、耳、发、二阴病变,常见症状有腰膝酸软而痛,耳鸣耳聋,发白早脱,牙齿动摇,阳萎遗精,精少不育,女子经少、经闭以及水肿,二便异常等。膀胱病变则常见尿频、尿急、尿痛、尿闭以及遗尿、小便失禁等症状。凡见到以上述症状为主的疾病即可确定为肾或膀胱疾病。肾藏元阴元阳,为人体生长发育之根,脏腑功能活动之本,一有损伤则诸脏皆病,故肾病多虚证,膀胱病变则多见湿热证。


  本法常用于对心悸、不寐、眩晕、耳鸣、耳聋、哮喘、痰饮、虚劳、痿病、腰痛、水肿、泄泻、遗尿、尿血、尿浊、癃闭、劳淋、膏淋、消渴、胎动不安、不孕、不育、五迟、五软、解颅等病的辨证。肾和膀胱病变主要证候有:肾气虚证、肾阳虚证、肾阴虚证、肾阴阳两虚证、肾气不固证、肾不纳气证、肾精不足证、肾阳虚水泛证、肾经寒湿证、膀胱湿热证、膀胱虚寒证,应注意相似证候的鉴别。


  一、辨肾精不足证


  肾精不足证是指肾精亏虚,生殖和生长发育功能低下所表现的证候。常由先天禀赋不足,或房事不节,过度耗伤肾精所引起。


  [临床表现]小儿发育迟缓,身体矮小,囟门迟闭,智力低下,骨骼痿软,或成人早衰,发脱齿摇,耳鸣耳聋,失眠健忘,或男子精少不育或女子经闭不孕,性功能减退,舌淡脉细弱。


  [机制分析]本证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元气不充,或因久病劳损,房事不节,耗伤肾精所致。肾精不足,不能化气生血,充肌长骨,故小儿发育迟缓,身体矮小,囟门迟闭,骨骼痿软,无以充髓实脑,故智力低下。肾精不足,生殖无源,故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肾之华在发,精不足则发易脱;齿为骨之余,精失充则齿摇早脱。肾开窍于耳,脑为髓海,精少则髓亏,故有耳鸣耳聋,健忘恍惚,神情呆钝。精亏骨失充养,故两足痿软,动作迟钝。舌淡,脉细弱,为肾精不足之象。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肾精亏虚,功能低下为主要病机。


  ②以小儿发育迟缓,成人生殖功能低下及早衰之象为辨证依据。


  ③有小儿发育迟缓,或成人早衰等肾精不足的表现,以及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性功能减退等肾病定位症状。


  二、辨肾阴虚证


  肾阴虚证是指肾阴亏虚,失于濡润,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证候。常由久病虚劳,房事不节,或温热病后期,灼伤肾阴所引起。


  [临床表现]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健忘,发脱齿摇,男子遗精早泄,阳强易举,女子经少、经闭,或见崩漏,五心烦热,颧红盗汗,骨蒸潮热,形体消瘦,尿少色*,舌红无苔,脉细数。


  [机制分析]本证多因虚劳久病,耗损肾阴,或温热病后期,消灼肾阴,或房事不节,情欲妄动,阴精内损,皆可导致肾阴虚损。肾阴为人身阴液之根本,具有滋养,濡润各脏腑组织,充养脑髓、骨骼,并制约阳亢之功。肾阴亏虚,脑髓、官窍、骨骼失养,则见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健忘,齿松发脱;阴亏则月经来源不充,故女子月经量少,或经闭;若阴不制阳,虚火亢旺,迫血妄行,则见崩漏;若扰动精室,精关不固,男子则见遗精、早泄;虚火上扰心神,故烦热少寐。肾阴不足,失于滋润,虚火蕴蒸,故见口燥咽干,形体消瘦,潮热盗汗,或骨蒸发热,颧红,尿*少。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肾阴亏虚,虚热内生为主要病机。


  ②以肾的常见症状和虚热之象并见为辨证依据。


  ③有五心烦热、颧红盗汗、骨蒸潮热、形体消瘦、尿少色*、舌红无苔、脉细数等虚热的定性证状。


  ④有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健忘、发脱齿摇、男子遗精、早泄、阳强易举、女子经少、经闭,或见崩漏等肾虚的定位症状。


  三、辨肾阳虚证


  肾阳虚证是指肾阳亏虚,温煦失职,气化无权所表现的证候。常由素体阳虚,或房劳过度,或久病伤阳所引起。


  [临床表现]腰膝酸冷疼痛,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面色胱白,或黧黑,神疲乏力,小便清长或夜尿多;或男子阳痿,精冷不育;或女子宫寒不孕,或性欲减退;或大便久泄不止,或五更泄泻;或水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甚则腹部胀满心悸久喘,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机制分析]本证多因素体阳虚,或年高命门火衰,或久病伤阳,它脏累及于肾,或因房劳过度,日久损及肾阳所致。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肾阳虚衰,腰膝失于温养,故见腰膝酸冷。肾居下焦,阳气不足,温煦失职,故形寒肢冷,且以下肢发冷尤甚;阳虚气血温运无力,面失所荣,故面色胱白;若肾阳虚惫,阴寒内盛,则呈本脏之色而黧黑;阳虚不能鼓舞精神,则神疲乏力。肾主生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生殖功能减退,男子则见阳痿,早泄、精冷,女子则见宫寒不孕。肾司二便,肾阳不足,温化无力,故见小便频多,夜尿,大便稀溏或五更泄泻。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尺脉尤甚,为肾阳不足之象。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肾阳亏虚,温煦、气化失常为主要病机。


  ②以性与生殖功能减退与畏寒肢冷、腰膝酸冷等虚寒之象并见为辨证依据。


  ③有面色胱白,或黧黑、神疲乏力、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等虚寒的定性症状。


  ④有男子阳痿不举、精冷不育,女子宫寒不孕、性欲减退;小便清长、夜尿多、大便久泄不止、五更泄泻;水肿、按之凹陷不起,甚则腹部胀满、心悸咳喘等肾病的定位症状。


  四、辨肾气不固证


  肾气不固证是指肾气不足,封藏固摄功能失职所表现的证候。常由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劳损,伤及肾气所引起。


  [临床表现]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耳鸣,小便频数而清,或尿后余沥不尽,或夜尿多,或遗尿,或小便失禁;或男子滑精,早泄;或女子带下清稀,胎动易滑,舌淡脉沉弱。


  [机制分析]本证多因年高体弱,肾气亏虚,或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不充,或久病劳损,耗伤肾气所致。肾为封藏之本,肾气有固摄下元之功。肾气亏虚,膀胱失约,故见小便频数清长,或尿后余沥不尽,或夜尿频多,或遗尿,甚或小便失禁;精关不固则精易外泄,故男子可见滑精、早泄;女子带脉失固,则见带下清稀量多。冲任之本在肾,肾气不足,冲任失约,则见月经淋漓不尽;任脉失养,胎元不固,则见胎动不安,以致滑胎。腰膝酸软,耳鸣失聪,神疲乏力,舌淡,脉弱,均为肾气亏虚,失于充养所致。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肾气不足,固摄无力为主要病机。


  ②以肾和膀胱不能固摄的症状为辨证依据。


  ③有小便频数而清,或尿后余沥不尽,或夜尿多,或遗尿,或小便失禁;男子滑精、早泄;女子带下清稀、胎动易滑等肾病的定位症状。


  ④有神疲乏力、耳鸣、舌淡脉沉弱等气虚特点。


  五、辨肾不纳气证


  肾不纳气证是指肾虚摄纳肺气功能失常所表现的证候。常由先天禀赋不足,或老年肾气虚弱所引起。


  [临床表现]久喘不止,呼多吸少,动则喘甚,腰膝酸软,自汗,神疲,声音低怯,舌淡苔白,脉沉弱。喘息严重时,突然出现冷汗淋漓,肢冷面青,脉浮大无根;或气短息促,颧红盗汗,心烦,五心烦热,舌红无苔,脉细数。


  [机制分析]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功能,如若久病咳喘,或者身体结构或者年迈体衰而致人肾气不足,不能摄纳吸入清气,就会有久喘不止,呼多吸少、动则喘甚等症。腰膝酸软为肾虚经脉失养所致。若偏于肾阳不足则有神疲,冷汗等症;偏于肾阴不足则有五心烦热、盗汗等虚热特点。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肾气亏虚,纳气无力为主要病机。


  ②以久病咳喘、呼多吸少、动则喘甚为辨证依据。


  ③有腰膝酸软、自汗、神疲、声音低怯、舌淡苔白、脉沉弱等肾气亏损的定位症状。


  ④本证可兼有肾阴虚证或肾阳虚证的症状特点,若兼喘息、肢冷面青等症者为肾阳不足所致;若兼气息短促、颧红、盗汗、五心烦热等症者为肾阴亏虚所致。


  六、辨膀胱湿热证


  膀胱湿热证是指湿热蕴结膀胱,气化功能失常所表现的证候。常由外感湿热之邪,或湿热内生,下注膀胱所引起。


  [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尿道灼痛,尿血,尿有砂石,或尿浊,尿短赤,小腹胀痛急迫,或见发热,腰疫胀痛,舌红苔*腻,脉滑数。


  [机制分析]本证多因外感湿热之邪,侵及膀胱,或饮食不节,滋生湿热,下注膀胱,致使膀胱气化功能失常所致。湿热留滞膀胱,气化不利,下迫尿道,故尿频尿急,排尿灼痛,尿色*赤。湿热内蕴,津液被灼,故小便短少;湿热伤及阳络,则尿血;湿热久恋,煎熬津液成石,故尿中可见砂石;湿热郁蒸,则可发热;下焦湿热波及肾府,故见腰痛。舌红,苔*腻,脉滑数,为湿热内蕴之征。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湿热蕴结膀胱,气化失常为主要病机。


  ②以尿急、尿痛、尿频和湿热症状并见为辨证依据。


  ③有尿频、尿急、尿道灼热、尿血、尿有砂石等膀胱的定位症状。


  ④有发热、腰酸胀痛、舌红苔*腻、脉滑数等湿热的定性特点。


  七、辨肾虚水泛证


  肾虚水泛证是指由于肾阳亏虚,气化失权,水湿泛溢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身体水肿,腰以下尤甚,按之没指,畏寒肢冷,腰膝酸冷,腹部胀满,或见心悸气短,或咳喘痰鸣,小便短少,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机制分析]本证多由久病失调,或素体虚弱,肾阳亏耗所致。肾主水,肾阳不足,气化失权,水湿内停,泛溢肌肤,故身体水肿;肾居下焦,且水湿趋下,故腰以下肿甚,按之没指;水势泛溢,阻滞气机,则腹部胀满;膀胱气化失职,故小便短少。若水气凌心,抑遏心阳,则见心悸气短;水泛为痰,上逆犯肺,肺失宣降,则见咳喘,喉中痰声漉漉。阳虚温煦失职,故畏寒肢冷,腰膝酸冷。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而弱,为肾阳亏虚,水湿内停之征。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肾阳亏虚,气化失权,水湿泛溢为主要病机。


  ②本证以水肿,腰以下为甚为主要特征。


  ③以腰膝酸冷、畏寒,肌肤不温为肾阳不足的虚寒内盛特征。


  ④亦可表现为不同类型:若兼咳喘痰鸣为水寒射肺;若兼心悸气短为水气凌心之证。临证当细辨证。


  这里介绍了肾病六证及膀胱湿热症,肾病以虚热为主,其六证产生的基础是以肾精不足为核心病机。肾精不足,精不化气,可致肾气虚证:而肾气虚又表现在上不能摄纳肺气而生肾不纳气证;下不能固摄下元而有肾气不固证。肾的精气不足,久则可及肾阳而成肾阳虚,肾阳不足不能蒸化水汽则引起水液泛滥,成为本虚标实之肾虚水泛证。肾精气虚亦可及阴而成肾阳气虚之证。此外,肾不纳气、肾气不固、肾虚水泛又常兼肾阳虚弱或肾阴不足之表现,要遵循上述所讲的病机规律。


  哪些食物补女性肾虚?


  芝麻甘平,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如《本草经疏》中就曾记载:“芝麻,气味和平,不寒不热,补肝肾之佳谷也。”尤其是肾虚之人腰酸腿软,头昏耳鸣,发枯发落及早年白发,大便燥结者,


  最宜食之。


  粟米又称谷子、稞子。能补益肾气。《名医别录》及《滇南本草》中都说到“粟米养肾气。”明·李时珍还说:“粟,肾之谷也,肾病宜食之,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


  豇豆又称饭豆、长豆。性平,味甘,能补肾健脾,除脾虚者宜食外,肾虚之人也宜食用,对肾虚消渴、遗精、白浊,或小便频数,妇女白带,食之最宜。《本草纲目》曾这样记载:“豇豆理中益气,补肾健胃,生精髓。”《四川中药志》也说它能“滋阴补肾,健脾胃,治白带,白浊和肾虚遗精。


  牛骨髓有润肺、补肾、益髓的作用。《本草纲目》说它能“润肺补肾,泽肌,悦面”。对肾虚羸瘦、精血亏损者,尤为适宜。


  狗肉性温,味咸,除有补中益气作用外,还能温肾助阳,故肾阳不足、腰膝软弱或冷痛,食之最宜。《日华子本草》认为:狗肉“补胃气,壮阳,暖腰膝,补虚劳,益气功。”《医林纂要》亦云:“狗肉补肺气,固肾气。”清代医家张璐还说:“犬肉,下元虚人,食之最宜。”下元虚者,即肾阳虚弱、命门火衰是也。


  猪肾性平,味咸。唐·孟诜认为猪肾“主人肾虚”。《日华子本草》说它“补水脏,治耳聋”。水脏者实指肾脏而言。故凡因肾虚所致的腰酸腰痛、遗精、盗汗及老人肾虚耳聋耳鸣,宜常食之。


  羊骨性温,味甘,能补肾强筋骨。《饮膳正要》认为:“羊尾骨益肾明日,补下焦虚冷。”《本草纲目》中记载:“羊脊骨补骨虚,通督脉,治腰痛下痢;羊胫骨主脾弱,肾虚不能摄精,白浊。”唐代《食医心镜》还介绍:“治肾脏虚冷,腰脊转动不得:羊脊骨一具,捶碎煮烂,空腹食之。”对肾虚劳损,腰膝无力怕冷,筋骨挛痛者,最宜食之。


  淡菜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随宜居饮食谱》中说它“补肾,益血填精”。《本草汇言》亦云:“淡菜,补虚养肾之药也,此物本属介类,气味甘美而淡,性本清凉,善治肾虚有热。”所以,凡肾虚羸瘦、劳热骨蒸、眩晕盗汗、腰痛阳痿之人,食之最宜。


  干贝又称江珧柱。性平,味甘咸,能补肾滋阴,故肾阴虚者宜常食之,清代食医王孟英认为:“干贝补肾,与淡菜同。”《本草求真》中也说它能“滋真阴”,实则指滋补肾阴之义。


  鲈鱼又称花鲈、鲈子鱼。性平,味甘,既能补脾胃,又可补肝肾,益筋骨。《本草经疏》曾有记载:“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肾主骨,肝主筋,滋味属阴,总归于脏,益二脏之阴气,故能益筋骨。”《嘉枯本草》认为:“鲈鱼,多食宜人,作蚱尤良。”凡肝肾阴虚,或脾虚胃弱者皆宜。


  桑椹俗称桑果。性寒,味甘,有补肝、益肾、滋阴的作用。如《滇南本草》云:“桑椹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清·王孟英还说:“桑椹滋肝肾,充血液,健步履。”故肾虚之人,尤其是肾阴不足者,食之最宜。


  芡实性平,味甘涩,有益肾固涩、补脾止泄的双重功效。《本草经百种录》称之为“脾肾之药也”。《本草从新》亦说它能“补脾固精”。《本草新编》中还说:“芡实不特益精,且能涩精补肾,与山药并用,各为末,日日米饭调服。”凡肾虚之人遗精、早泄、带下、小便不禁或频多者,宜常食之。


  栗子性温,味甘,除有补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补肾壮腰之功,对肾虚腰痛者,最宜食用。如唐代养生学家孙思邈曾说:“生食之,甚治腰脚不遂。”明·李时珍亦曾记载:“治肾虚腰脚无力,以袋盛生栗悬干,每旦吃十余颗,次吃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


  胡桃性温,味甘,既能补肺止喘,又能补肾固精,还能润肠通便。适宜肾虚喘嗽、遗精阳痿、腰痛脚弱、小便频数、大便燥结之人服食。正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说:“胡桃,为滋补肝肾,强健筋骨之要药,故善治腰疼腿疼,一切筋骨疼痛。为其能补肾,故能固齿牙,乌须发,治虚劳喘嗽,气不归元,下焦虚寒,小便频数,女子崩带。


  山药性平,味甘,为中医“上品”之药,除了具有补肺、健脾作用外,还能益肾填精。如明·李时珍指出:山药“益肾气,健脾胃。”《本草正》亦载:“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本草经读》还说:“山药,能补肾填精,精足则阴强、目明、耳聪。凡上品之药,法宜久服,多则终身,少则数年,与五谷之养人相佐,以臻寿考。”所以,凡肾虚之人,宜常食之。


  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老年肾虚之人,食之最宜。如《本草通玄》记载:“枸杞子,补肾益精,水旺则骨强,而消渴、目昏、腰疼膝痛无不愈矣。”《本草经疏》中也说:“枸杞子,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老人阴虚者十之七八,故服食家为益精明目之上品。”


  冬虫夏草性温,味甘,有补肾和补肺的作用,是一种平补阴阳的名贵药材。如《本草从新》说它“保肺益肾。”《药性考》亦云:“虫草秘精益气,专补命门。”《柑园小识》还说:“以酒浸数枚啖之,治腰膝间痛楚,有益肾之功。”冬虫夏草虽然是一种副作用很少的滋补强壮中药,但直接用于方剂者不多。凡肾虚者最宜用虫草配合肉类如猪瘦肉、鸡肉或鸭肉,甚至新鲜胎盘等共炖,成为补益食品,更为有益。


  杜仲性温,味甘微辛,能补肝肾、强筋骨,对肾虚所致的腰脊酸疼、足膝软弱无力、小儿肾虚两下肢麻痹以及妇女肾亏引起的习惯性流产者,最为适宜。正如明代医家缪希雍解释说:“杜仲主腰脊痛,益精气,坚筋骨,脚中酸痛。盖腰为肾之府,动摇不能,肾将惫矣。杜仲补其不足,益肾故也。”


  何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历代医家均用之于肾虚之人。明·李时珍说过:“何首乌,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功在地*、天门冬诸药之上。”清代名医*宫绣亦云:“何首乌,诸书皆言滋水补肾,黑发轻身,备极赞赏。”凡是肾虚之人头发早白,或腰膝软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遗精,女子带下者,食之皆宜。


  海参性温,味咸,质地虽阴柔,但能补肾之阳气,为肾阴肾阳双补之品。如《本草从新》中说:“海参补肾益精,壮阳疗痿。”《随息居饮食谱》也说它“滋阴,健阳”。故凡肾虚之人,皆宜食之。


  海马性温,味甘,能补肾壮阳,故凡肾阳不足之人,皆宜食之,包括肾阳虚所致的阳痿、不育、多尿、夜遗、虚喘等,食之颇宜。可用海马研细,每次1~2克,*酒送服,1日2~3次。


  虾子性温,味甘咸,入肾经,有补肾壮阳的作用。凡因肾气虚弱、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脚软弱无力,或阳痿,或男子不育症患者,宜多食虾。《食物中药与便方》还曾介绍:“肾虚,阳痿,腰脚痿弱无力:小茴香30克,炒研末,生虾肉90~克,捣和为丸,*酒送服,每服3~6克,1日2次。”


  此外,肾虚者还宜服食龟肉、鸽肉、猪肉、甲鱼、蛤蚧、莲子、松子、荠菜、韭菜、蜂王浆、灵芝、燕窝、阿胶、紫河车、地*、锁阳、肉苁蓉等。


  遇到一个症状,首先要判断热证还是寒证,热证分为阳实和阴虚,寒证分阳虚和阴实。人的个性分单纯性有四种,混合的个性有七种,阳实阴虚一种,阳虚阴实一种,阴阳两虚也一种。所以利用寒热可以把你的个性、体质,把它综合起来。


  我们先看看表情部份,一个病人进来,我们先看他的神情,阳虚的人他的表情是安静,就是说你看他的神情、面部的表情部份。阳虚的寒证是安静,到了阴实就叫沉静、沉默,比安静更安静,沉默的现象。


  沉默寡言容易有精神自闭的现象,所以要判断一个精神病,阳虚叫忧郁,于是我们可以在这边里面写他情绪的反应,阳虚的人是容易忧郁,到达阴实是抑郁,所以我们也可以这么看,天气冷的时候,人潮就不沸腾,安安静静的,冷天刮风下雨,百货公司没有人去逛,安安静静的阳虚,阳是热闹,已经不热闹叫做安静,没有阳气就属于安静,在一个人身上表现就是阳虚忧郁。


  阴实,阳虚己经不热闹了,再加上冷的现象,这种阴实就沉默,所以他的个性会沉默寡言,不喜欢说话,就是你跟他讲话,他也只是笑一笑,很少讲话,因为他不讲话,你没辨法了解他心里想什么,他已经把忧郁压下去,所以精神抑郁的人容易有自杀倾向,天天嘴巴喊说要自杀的,比较不会去自杀,反而要自杀的不跟人家讲,这就是抑郁的现象。


  阳实的表情是急躁,有发高烧的人,心情不稳定,很容易发脾气。急是急性;躁是足部,叫坐立不安,这是阳实的反应,而他的情绪属于暴怒。个性急燥的人,情绪容易暴、突然生气,像火山爆发一样。


  阴虚的人,他的情绪是心烦、坐立不安,以上是寒证跟热证。很标准的四个个性,如果他阴虚加上阳虚,心烦又忧郁的现象,在西医叫精神躁郁症,烦躁的躁跟忧郁的郁合在一起;阴阳两虚,像女性更年期,动情素、*体素同时不足,就是出现阴阳两虚的内心忧郁、外面心烦。


  其次我们看面色,看病人脸的颜色,阳虚是苍白色,好像生一场大病之后的样子,我们常讲的气色不好,都属于阳虚,脸色苍白,所以叫气虚或阳虚。阴实比较暗,偏褐色,或暗褐色。脸色苍白接近白色的,这一种阳虚都属于肺的部份,而暗褐色,阴实以肾为主,肾属于黑色,所以脸暗褐色,好像晒过太阳,脸有点黑黑的,这叫阴实。我们只要看看自己的手,把手放在冰箱里面,冰冷了一二分钟以后拿出来,指甲变紫色,手掌变暗暗的,好像是手脚冰冷那种颜色,就属于阴实,因为阴实会静脉曲张,血液循环不良,所以会出现暗褐色。


  那阳实的人面红、面赤,整张脸是红色的,阳实的人面赤有光泽,整个脸红的发亮;阴虚之人脸潮红,潮红只在颧骨附近,脸颊的地方有红红的没有光泽,好像是把腮红涂上去一样,所以阳实跟阴虚脸都会红,阳实有面赤有光泽,阴虚是局部潮红,没有光泽。


  接下来我们看病人手脚四肢的部份,阳虚是手脚不温暖,可是也不代表他冰冷,手脚不温,摸起来有一点温度,但又一点凉凉的。阴实是手脚冰冷,阳实的手脚灼热,整个手掌脚掌都发热;阴虚是手脚掌心热热的现象。


  接下来我们看呼吸。阳虚的人胸闷,在呼吸而言,阳虚是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所以会胸闷,为了解除胸闷,他会咳,咳一二声,或叹气或长嘘一口气,让气吐出来。阴实是叫呼吸困难,严重的会喘,在疾病而言叫肺气肿,不只支气管扩张,连肺泡也通通打开开。


  反之肺阴虚卵磷脂不够,他吸空气很困难,一吸胸就会不舒服或疼痛,因为肺泡打不开来。至于热证的阳实,呼吸急促,呼吸声音很大,吐出来的气是热的,阳实呼吸急促,结果就会咳嗽,像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肺炎,就会一直咳,咳到后面气管痉挛过度,就咳不出来了,因为气堵住了,就变成喘,所以先咳后喘都是急性的病变。而阳虚阴实的寒喘,叫哮喘,先喘后咳,两者不同,若要用名贵药,阴虚是冬虫夏草,阳虚是粉光参,两者作用机理刚刚好相反,互相抵销,所以若不懂得加味来调和他们,花了大把银子,只是劳民伤财。


  阳实的人喜寒而恶热,阴虚喜凉恶温,阳虚畏寒喜欢温暖,阴实恶寒。所以利用喜欢或讨厌寒热,也可以把体质区分开来。那么既怕冷又怕热的体质都是阴阳两虚。


  饮水的部份。喝水是跟口渴有关,阳实的,水入即渴,或者是口渴欲饮也可以。阳实的体内是一个热炉,水进去马上被蒸发掉,因此拼命喝水。阴虚之人是渴欲饮,喝二三杯,他就不再口渴。阳虚则是口干不欲饮,倒一杯开水给他喝,喝了一口就不喝。阴实是饮入即吐,因为满肚子都是「坏水」,满肚子都是冷的,喝不下去,所以跟阳虚很容易区分。


  底下再看排便,这个可以分很多,一直分下去,几乎可以说分不完。但是大原则就是这四个阳实的排便是痾羊屎,有闭结的现象,便秘又一粒一粒的东西叫闭结,到达阴虚会有便血。大便一条一条的,不是一粒一粒的,因为阴虚干燥,一条一条的粪便把肛门搓破,会有出现血丝的现象。阳虚是溏便,溏就是软趴趴的,便便都浮在马桶水面上,没有沉下去的力量。等到阴实,不是软便、黏便就是腹泻,轻微的是软便,再来是黏黏的粪便,最后是腹泻、拉肚子。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土汤主之。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金匮教的是远血和近血的症状诊断,现在我们阴虚排便,跟肛裂也要分开鉴别。很多人前面一节粪便太粗太干,硬是把肛门撑开,撑开之后,粪便没有血,但是卫生纸擦肛门的时候有血丝,粪便没血而卫生纸上面有血丝是肛裂,肛门裂开治不治都无所谓,因为不是真正出血,要治也可以,不治也可以。


  阴虚的现象是粪便一条一条,上面有血丝,因为已经从直肠到肛门有刮破的现象,刮破以后,肛门周围的静脉会曲张,造成内痔,所以内痔是阴虚造成的,不是阳实,阴虚才会便血。内痔出现,没有便秘,可以用槐花散来治疗;便秘的可以用乙字汤或消痔丸之类。但是内痔,因为有静脉曲张在里面,都要加上桂枝茯苓丸,否则疗效不完全。


  再来讲小便。阳实的人是真正的尿多,阳是功能,血液过滤成尿液的功能太强,这个跟阳虚的小便清长要区分。至于阴虚是水分不够,所以尿少而红,小便出来热热的烧灼感,我们中医讲尿赤、尿短、尿少。夏天温度30度以上,到外面去晒太阳、运动,或是工作两三个小时回来,小便都容易这种现象。还有婴儿,夏天天气热,父母或褓姆没有定时给喝水,到了晚上,换尿布的时候,发现小贝比尿布中**红红的的现象,这种婴儿到了晚上一定睡不着觉,因为他阴虚缺水心烦不会表达就用哭的方式来表现,这就是所谓的小儿夜啼,方剂学里面的导赤散治疗小儿夜啼,并不是惊吓到的夜啼,而是小孩夏天水喝太少,身体没有水来利尿而体温上升,导致心烦睡不着而哭闹,这种导赤散证,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也会出现,只要是傍晚、下午一二点出去散步,走到四五点回来的都容易有这种现象。


  小便透明清长、没有颜色是阳虚的小便,像一杯白开水一样,小便透明状、没有颜色,既清稀又多就叫清长,这种体质是阳虚。等到阴实的冷到极点,水会凝结像冰块一样,所以小便多又有白色混浊物,这个白色混浊物排出去时有一股腥味,这是阴实的体质。有些男生到了冬天,小便的时候,本来身体没有抖,小便清长,到了尿到快要结束时,忽然这样抖一下子,出现一节白色的混浊物出现,就属阴实的现象。


  老中医的自述:亲。请遵医嘱


  中医学是一门伟大的科学宝库,我们应当努力的去挖掘它,并加以提高。


  本人是河南省信阳人氏。祖上世代中医,据老辈人传,是名医张仲景的后代。长期以来,对祖国的中医学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但也发现了一些新问题,提出一些新观点,以供中医学界的专家人士进行论证和研究。


  本人今年57岁,16岁起就跟随父亲学习中医,至今已有40余年。在这40多年的医疗实践中,本人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从而也发现了传统中医学存在的不足之处。不管是在辩证上,还是在治疗方法上,都不能完全的适应病人的需要,应该进行进一步完善,添加新的内容使中医学得到更大的发展。


  下面是本人提出的新观点和新问题。虽然我不敢说十分正确,但就我长期给病人的治病的的效果证明,基本上还是比较准的。


  我要提的有以下几点:人体内科的发病的基本原理有两个概念:(一)百病从虚而入,(二)百病由气而生。


  中医内科病的治疗范围极广,由五脏六腑导致的内科病患者众多,发病率极高,病人层出不穷,处处皆是。人体内科病的发病几率在人群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占人群总发病率的70%以上。


  (1)百病从虚而入。俗话说:体虚多病,体弱多病。体虚就易病,虚病有四种(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临床上有些病人的只占一虚,有些病人占二虚,还有些病人占二虚以上,四虚占全,即全虚。虚的越少,病越轻,虚的越重、越多,病越重。


  人体一虚,病人就失去抵抗力,病邪就容易侵犯人体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我发现每个病人的病都有虚的一面,其所谓不虚不病,有病就虚。正所谓中医学所讲正不胜邪。


  1)气虚。人体的五脏都有气化的功能,即肺主气,肺有肺气,脾有脾气,胃有胃气,心有心气,肝有肝气,肾有肾气。五脏气化功能盛衰直接关系到人体抵抗能力的强弱。各个脏器出现气的不足或者气虚,都能导致疾病的发生。那个脏器气的功能下降,那个脏器就要发病。气虚有以下几种:


  1.脾气虚的病人:胸闷气短,肢体浮肿,多汗易感冒。


  2.中气虚的病人: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


  3.胃气虚的病人:消化力差,不思饮食,食后腹胀。


  4.心气虚的病人:心悸气短。


  5.肝气不和的病人:急躁易怒,心胸胀满,两肋胀痛。


  6.肾气虚的病人:腰膝酸软,肢倦乏力。


  2)血虚。血是人体生命的源泉,血是生命重要的物质基础。人体缺血或失血过多,就有生命的危险。通常上说的缺血,贫血,心脏供血不足,心肌缺血,大脑供血不足,大脑缺血,都属于血虚的范围。


  血虚,即人体的血少,就是人体的血液达不到一个正常人的血容量。血虚容易患病。血虚的人脉象大都细小,皮肤颜色都呈*色,面色萎*。


  血少不能充盈血管,就会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大脑供血不足,还会导致心脏缺血,大脑缺血,还会导致其他器官供血不足。又能引发人体各个组织细胞的供血不足,就会出现头晕、头痛、心慌、心悸、失眠多梦、噩梦、盗汗、肢倦无力等,更有甚致血虚生风、肢颤麻木出现虚脱等症,危害人的生命安全。


  3)阴虚。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阴阳是代表各个器官的属性,阴阳平衡是人体的关键。人体阴阳平衡,人就不会发病。反之,脏器就要发生毛病。


  中医所讲的阴,是指人体的精液,血液,养料等有用物质,这些东西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人体不可或缺的东西。这些物质就相当于机器的机油,一个机器有了机油,就能开响发动机。然后发动机就发热,产生动力,为人类造福生产。人有了血液,津液,养料就会有温度,就有生命。人就能工作,劳动。这些都是阴的气化功能。人体没有阴的内在基础,也就没有生命,没有人类。不光是人离不开阴的滋养,世界上所有的有机体都是这样,没阴就不能存活。所谓中医理论中讲到阴平阳和,阴平阳秘的说法是非常科学的。


  阴虚,就是人体的血液、津液、营养处于相对减少的状态,则必然会出现阴虚生内热,阴虚生火,阴虚阳亢的现象。病人便出现一系列发热上火,引发多出炎症的发生。


  4)阳虚。阳是热的代名词,动为阳,静为阴,阳刚之气,阳刚之躯,阳是人体外在的表现。一个人的阳气充足则精神饱满,精神焕发,劲头十足,这些都是阳的作用。阳的生存是以阴做内在基础的,没有阴做内部给养,阳的外在形象就无法存在,人体阴阳至关重要,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平阳和,缺一不可。


  当一个人出现阳虚时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阳虚生寒。也就是说阳虚会导致寒症的出现。如畏寒怕冷,四肢不温,手足发凉,肢倦无力,风寒湿痹,肢体浮肿,畏寒冷痛,肠寒腹痛,肠鸣泄泻,宫寒不孕,宫寒小腹痛,痛经,心率过缓,血压下降,阳痿早泄,甚至还会出现四肢厥冷,脉微昏迷,大汗淋漓等亡阳危症。


  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是非常科学的论断,阴阳学说不但用于说明人体的内部结构,生理功能,还应用于人体的病理变化,辩证和施治。求得阴阳平衡是中医治病的最终目的。阴阳学说还能应用于说明宇宙间的任何问题,阴阳学说是一门伟大的学说,中医阴阳学说是一门伟大的科学。


  (2)百病由气而生。气大伤肝,怒则气上,悲则气下,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惊则气伤,恐则气逆,忧则气郁,即七情,即人体的七种情志,内因七情都能导致人体发病。


  本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由怒、气导致的病人的发病率极高,有一半以上内科病人的病患大多由气而产生。可是这些由气而产生的病患西医的仪器却无法查出,西药更没有解气的药物。人体的虚证仪器也无法查出。仪器只能找有形的病变,然而仅靠仪器查病是不完全的,不完善的。很多西医甚至很多中医生也只靠仪器来诊断病情,医院看病,哪个地方有病,大夫就叫做那项检查,这些不动脑筋光靠仪器的医生未必就是好医生。需要说明的是,仪器不是万能的,机体很多毛病,仪器并不是完全查出。


  一个人的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书中也曾说过,人生是艰难的,道路是曲折的。每天当中有顺心的事情,也有不顺心的事情。顺心的事情,人的心情就好。反之,人的心情就差。工作上的压力,事业上的挫折,婚姻上的不幸,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斗争。家庭的不和,经济学习上的压力等时有发生。这些事情,每一个人都难以避免。性情开朗的人就较少生病,反之思想上,精神上受到压抑,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肝主情志,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肝的情志受阻,气机就不能畅达,这样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通,气滞血瘀,引起疾病的发生。临床上肝气不和、肝气不舒、肝脾不和、肝气犯胃、肝胃不和、肝气郁结这些病症都是由气而生。西医中所讲的精神分裂症,精神抑郁症,神经官能症,多虑症,狂躁症等病症的发病机理都与气有关。


  食道癌,胃癌,乳腺癌,子宫癌,子宫肌瘤,息肉等其他各种癌症,肿瘤的发病机理也与气息息相关。气滞血瘀,气血不通,血瘀成瘤。同时,我发现,由气导致的肿瘤、癌症发病率极高。


  下面我要讲的是中医内科病的5个特点:


  中医内科病的发病存在着普遍性,很多病人的发病机理大致相同,都出现一些相同或相似的症状。疾病的发展还有一定的规律性,往往一个器官有病,能导致多种病候的出现。而且多种病侯群的出现,又有着相互关联的因果关系。有些病的发病则与季节有关,如春季多风症,夏季多热病,秋季多燥症,冬季多寒证。


  1普遍性。普遍性指许多人患同一种病,而这一类的病患为数众多,并层出不穷。老少皆有。例如:肾阴虚——肝火大——胆囊炎——胃炎——咽炎等。肾阳虚——脾阳虚——胃寒——脾虚泄泻(肠鸣痛)。患这两种病的患者非常多见,存在着普遍性


  2规律性。相同疾病出现相同的症状,其病理也大致相同,病人反映出来的外在现象也基本相似,这就是疾病的规律性。如阴虚火旺反应出来大都是火盛,怕热,多汗等体征。阳虚寒大的病人多出现怕冷畏寒,四肢不温。肝气不和型的都出现胃胀,心胸胀满,急躁易怒。


  3多发性。多发性是指一个疾病能导致多种症候的发生,例如


  4关联性。关联性是指人体患病有着相互牵连的因果关系。一个器官的发病,紧接着又能引起另一个器官的发病,从而引起多个器官的发病,这就是疾病的关联性。


  5季节性。季节性,有很多疾病的发生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如夏季来看病的多以热病上火为多,病人以炎症大为主要特征。冬季的病人寒症比较常见,春季以风湿,风寒温热为主,秋季以燥病伤阴为多。


  中医内科病的四大类型


  1阴虚火旺型2阳虚生寒型3阴阳两虚型4


  气不和型


  (一)阴虚火旺型。阴虚火旺型的病人最常见,发病极高,人数众多。以中老年人患病为主,青少年患这种类型的病也较为多见,具有普遍性。


  阴虚生内热,阴虚火旺,阴虚阳亢,阴虚生火,这些病名是中医理论上常讲的病名。阴虚则热,就是阴虚了病人就会表现出热的症候,热就是火,火大就生炎症。中医讲火,西医讲炎症,都是同一个发病机理。


  但就具体来讲,火有两种性质,一种是真火,一种是虚火。两种火的说法是截然不同,两种火的性质也不一样。


  真火


  真火是指病人出现高烧,神志不清,长疮,长疔。如皮下组织炎,蜂窝组织炎,关节部位红肿发炎,肺痈,肠痈,淋巴结肿大,脑膜炎,各种急性炎症等的发病机理都是真火,是细菌导致的,还有流行感冒,病*性感冒所引起的发烧也是真火。这些病用西药的抗生素和抗病*药物治疗都效果好、见效快,比中医的清热药治疗效果要好的多、快得多。对于以上出现的这些病症,西医疗法最佳。


  虚火


  甲亢,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心烦不眠,血象不高的发烧病人;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胃糜烂,红斑渗出性胃炎,胃充血,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甲乙型肝炎,胆囊炎,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增生;膀胱炎,尿道炎,妇科炎症以及慢性咽炎食管炎等都是由虚火形成的。其发病机理不是由细菌和病*引起,而是由阴虚火旺而形成的。


  这些病的治疗必须采用中医滋阴降火的方法,治愈率才高。很多阴虚火旺而引发体内多出炎症的病人常年吃西药,抗生素治疗,花费不少金钱,病还是没治好,甚至有的越来越严重。或是有点效果,却易于反复。


  阴虚火旺这类病型的发病机理。平常好吃辛辣,失血过多,熬夜过多,好生气急躁,手术过多,刮宫引产过多,过度疲劳,性生活过度,久病体虚,出汗过多,营养不良等原因多引起。致使体内血液津液丧失过多,导致阴虚。阴虚则阳偏盛,出现一系列火旺的症候。对于这类病症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滋阴降火,滋阴潜阳。


  阴虚,通常以肾阴虚为主。肾藏精,肾生精,肾藏真阴。肾主水,五脏都离不开水养,这与世界上所有的生物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生存。肾阴一虚,五脏失养。肾阴不虚,五脏充养。“阴平阳和,阴平阳秘”。阴虚必生火。肝属阳刚器官,本性属木,木能生火。肾阴一虚,肝木失去给养,肝火失去节制,便出现火旺,随即胆囊发炎。木能克土,脾胃属土,便可导致胃火大引发胃炎。十人九胃,目前人群中得胃病的人数众多,西医光治胃,不知道胃炎是由肝火引起,肝火是本质。胃炎是标,治标不治本,久治不愈。


  有的人胃病喝了几年西药,甚至十几年,花了很多钱,也没能治好。根据中医治本的原理,滋阴降火,则胃病很快能治愈。本人每天接触的胃病患者极多,用中医治胃病,疗效快时间短,花钱少,深受广大患者的称赞和好评。


  以上讲的只是举例说明,由阴虚火旺导致其他病症则更多,如下图。


  下面本人要说的是由阴虚火旺引起多种病的治疗原则。


  本人在40多年的医疗实践中,总结了一套完整的对内科病的治疗方法,虽然用的都是古代医家的方剂,但本人发现光靠单方或者复方治疗内科病还远远不够,对于一些复杂的症候群如疑难杂症,更年期综合症,老年期综合症,久治不愈症等,必须采取多方治病,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阴虚火旺型的治疗方法


  滋阴降火为原则


  肾阴虚:六味地*汤是肾阴虚的基础方剂。如果病人只有肾阴虚症,没有出现上火症状者,就只用六味地*汤。如果出现口干,咽燥,说明阴虚已经开始生火,知柏地*汤治之。


  阴虚生火,肾阴虚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很快会导致肝生火。即肾阴虚→肝火大→胆囊炎→胆结石


  肾阴虚,病人则出现腰酸腿软,腰胀腰痛,头晕头痛,耳鸣耳聋,记忆力减退,健忘,性功能减退,遗精早泄。肝上火则出现口苦口干,咽干舌燥,急躁易怒,大便干燥,小便色*,巩膜充血,耳鸣耳聋,胆囊发炎等阴虚火旺症候。这类病症的治疗方法是补阴虚,降肝火。知柏地*汤+龙胆泻肝汤+杞菊地*汤已成三个方剂。


  肝火大可引起胃部发炎,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起胃肠炎症。火往上行继而导致食管发炎,咽炎,口腔炎症。还能引起心上火。出现心烦失眠。还引起肺热,出现胸闷等症状。从而导致三焦火盛,加用三*汤。


  胃炎引起胃胀,还要加用保和丸,平胃散。形成胃糜烂,引起胃痛,加白及百合佛手延胡索等收敛止痛药物。胃炎久了导致脾虚,方中加健脾丸。


  胃病久了导致贫血,便引起心脏供血不足,大脑供血不足。重者可导致心肌缺血,还能引起血小板减少。贫血会导致失眠多梦噩梦心慌心悸,引起脑供血不足,从而导致头晕头痛。所以在滋阴降火的同时,还要加入镇静安神、补血药,归脾汤+龙骨牡蛎。


  知母柴胡山楂当归胃糜烂者加白及百合佛手延胡索*柏龙胆草神曲白芍胃出血者加三七熟地栀子萝卜籽白术心动过速者加柏子仁山药生地麦芽甘草心肌发炎者加桃仁红花山茱萸车前子鸡内金*参心慌心悸者加龙骨牡蛎珍珠丹皮木通苍术*芪失眠者加夜交藤磁石泽泻*连厚朴木香心火大者加柏子仁茯苓*芩川穹枣仁胃胀甚者加槟榔枸杞大*丹参远志胃炎有红斑花斑者加大*连用量菊花枳实赤芍茯神胃酸过多者加乌贼骨瓦楞子麦冬石决明龙骨龙眼肉胃有呃逆者加代赭石五味子牡蛎大便干燥加小承气汤


  综合治疗滋阴降火养血安神健脾和胃。知柏地*汤+龙胆泻肝汤+三*汤+小承气汤+健脾丸+归脾丸+平胃散+保和丸+杞菊地*汤+麦味地*汤+川穹丹参赤芍


  阴虚火旺引发的多种病症图


  阴虚火旺的病人以20--40岁的青壮年发病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阴虚火旺得不到及时的治疗,病情便往深处发展,逐步形成阳亢。阴虚阳亢的病情则更复杂。所谓内分泌失调,内脏功能失调,更年期综合症,老年期综合症,各种疑难杂症,老年痴呆症都同阴虚火旺和阴虚阳亢有直接关系。

欢迎跟大家一起交流学习,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痛在哪?病在哪?通过学习我们能了解自己为什么有病?病在哪,我们一起学习探讨..............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阳虚和阴虚到底怎么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