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躁症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微心理丨这种病不是抑郁也非叛逆
TUhjnbcbe - 2020/11/27 12:11: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传递 http://pf.39.net/bdfyy/bdflx/160706/4892467.html

炎夏来临,因夜间睡眠质量下降而导致精神不好;青少年面对升学考试、查分放榜等造成剧烈情绪波动。在《双相情感障碍》一书中,一位18岁的躁郁症患者这样描述自己从躁狂到抑郁的变化:“我像一只海豚,高高跃起在空中并欢呼‘我又要俯冲下来啦!’接着我钻到水下,所有的空气、阳光与和煦的海风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有人说这是一种“天才病”,历史上具有非凡创造力的人往往都深受此病困扰;也有人说,这根本就是疯癫,因躁郁症沉溺于不切实际幻想的人也不计其数。

那么双相情感障碍到底是什么?它和我们常说的抑郁症有什么关系?双相情感障碍跟性格或情绪有关吗?精神科专家为大家带来临床上具体的案例分析,揭开双相情感障碍的认知误区,正确看待和预防这种疾病。

这种疾病误诊率极高

案例故事

“大夫,我抑郁了,给我开点抑郁药吧。”前不久,24岁的患者王梅(化名)在母亲的陪同下走进了精神科。“她这种郁郁寡欢状态已经两个月了,一回家就躲在房间里不出来。我们感觉她抑郁情绪很明显,就给她买了抗抑郁药物,但吃了一个月也不见好转。”王梅的母亲说道,最近一周甚至出现“活着没意思”这种想法。在追问下,王梅表示,曾经有段时间花钱大手大脚,信用卡也是一笔一笔的大额支出,到处向亲友甚至邻居借钱。“问她原因,她也不说,现在想想那时就已经很反常,但当时大家都没放在心上。”王梅的母亲说。经过诊断,王梅患上了双相情感障碍疾病。

易被误诊为抑郁

应及早做专业诊断

双相情感障碍是情绪障碍的一种主要类型,在疾病过程中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也是精神科常见的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以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误诊率、低治疗率为特征,临床表现多样,病程复杂多变,导致其诊断、防治成为现代精神医学最为复杂、最为困惑的问题之一。专家介绍,像王梅这种情况很常见,一开始表现躁狂,家人难觉异常,患者本身自我感觉良好更无看病的意识,一直到陷入长时间的自责焦虑、消极轻生的情绪后,身边人这才发现情况不对。而此时患者就医时,如不仔细了解病史,忽略了其有短暂的轻躁狂发作,就容易误诊为抑郁症。“如果选择不恰当的单纯抗抑郁治疗方案,结果会越治越糟,令病情复杂化,或治疗无效,或转为躁狂、抑郁快速循环等,治疗难度加大,患者自杀风险更高。”专家称,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来说,早期明确诊断尤其重要,这关系到患者的预后。

青少年发病需警惕

案例故事

“我就是最近心情不太好,晚上睡不着,白天集中不了注意力,遇事容易发脾气,状态不好,所以成绩有点下滑,爸妈因此有点担心。”临近假期时,17岁的高二女孩小语(化名)走进了门诊,故作轻松讲述着自己的病情。但妈妈却非常担心,她发现女儿的手臂上有血痕,并且是孩子自己用美工刀划出来的,小语表示划出这些口子不是为了自杀,而是让自己身体疼痛、发泄情绪。据回忆,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小语成绩突然跑进了年级前二十,那时她差不多有一个月时间,每天精力充沛、天马行空,目标越来越大,甚至有点夸张过头了。爸妈当时还窃喜,殊不知,这一切皆因孩子处于躁狂发作状态。

勿与青春期叛逆混淆

要注意情绪释放

据专家介绍,近期就诊的双相障碍患者中,25岁之前的青年人群有所增加,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青春发育期,随着体内激素水平的波动情绪也易波动,再加之有高考、家庭情感等生活事件的诱发,于是疾病更容易发作。他们躁狂时,会制订很高的学业目标、挑灯夜战;而抑郁时,会上课打瞌睡、旷课、厌学、逃学、打架斗殴等;平常对父母师长的关切情感表现出麻木、冷漠,时不时莫名烦躁、易怒、不可遏止……但青春期的叛逆反抗的对象主要是父母,很少指向同龄人,而双相障碍的“叛逆”更多表现为易激怒,反抗的对象是所有与其观点不一致或不顺从的人。“在压力日益增长的现代社会,很多年轻人因为没有一个发泄自己情绪的出口而导致患病。今年疫情过后,大家开始正常的学习、工作,此时门诊初诊患者却明显增多。”专家告诉记者,原来这是因为,在大家还可以维持正常学习工作时,很多人意识到情绪不对,但都可以硬撑着度过;但当有大把时间需要和自己相处,认识到自身问题后,医院诊断。在就诊时,医生都要特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微心理丨这种病不是抑郁也非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