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进
编辑:健心房(ID:iask)
为什么匹配最重要大家好,今天讨论的题目叫“抑郁症患者如何寻找最匹配的治疗方式”,这有一个言外之意:我们不是追求最好的方式,因为最好的方式无法寻觅。我们只能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这样的话,才可能会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为什么我认为重要的不是最好,而是匹配?这是我这几年对抑郁症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这两年,我见过越来越多的患者,使我懂得了抑郁症是一种特异性的疾病。抑郁症其实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类病。它是对很多种症状共同的综合,把这些症状综合在一起,就称之为抑郁症。就好像头疼一样,头疼是一种症状,但是引起头疼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头疼也是一类病,而不是一种病。因此,试图用一种方式来治疗抑郁症是不可能的。
我越来越意识到,每一个患者的抑郁症都是不一样的,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表现方式,适应不同的治疗方式。比如说,同样一种药,不同的患者吃下去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甚至同一个患者,在不同的时期,吃下同一种药,效果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抑郁症的特异性。
鉴于这种特异性,这个患者的治疗方式,换到另外一个患者身上,也许就不适合。这就是为什么要寻找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的原因。
还有一个言外之意,就是要打通各种治疗方式。这也是我最近逐渐体会到的。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局限于一种治疗方式,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心理治疗,或者运动,或者信仰等等。这些方式很可能适应某些患者,但未必适合自己。因此应该把各种治疗方式打通,考虑其他的可能性。再比如,即使在即使在心理治疗门类里边,各种方式也需要互相打通,互相共同协作。
这是我今天的一个开场白,意在释题,即为什么要寻找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而不是去追求一种理想化的、最好的治疗方式。因为那样的方式是不存在的,盲目效仿别人的方法,结果可能是比较危险的。
亲身经历
接下来我现身说法,讲一讲我这样的认识是如何形成的。我大概花了长达四年的时间。其间也有过曲折。最开始我坚定地相信西医治疗抑郁症。4年前,我双相抑郁发作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病,只知道睡眠不好,严重的时候彻夜不眠。
最开始,我用的是一些中药,甚至还有朋友提供的“祖传秘方”。当时想,通过吃中药把睡眠障碍治好,也许其他症状也能随之。但我吃了一个月的中药,一点效果也没有。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就放弃了中医。有同事告诉我这种情况可能是抑郁症,医院去看看。医生一看就很肯定的说是抑郁症,而且程度是中度偏重。当时我相信这个结论的。大约半年后,我才知道这是误诊,把我的双相抑郁发作误认为是单一的抑郁症,导致大约4个多月的治疗无效。
吃了医生开的药之后,除了副作用,没有其他任何正面效果。于是尝试心理治疗。当时我看过的几个心理医生,他们的技能不高,当然没有取得任何效果,也让我对心理治疗失去了信心。这三次的心理治疗,我也写了一篇文章在《渡过》书中提到,叫《心理治疗是怎么一回事》,详细介绍了我看心理治疗的过程。
文章中,我把我看的心理咨询师中分为三个类型,一种是励志型,就是给你讲大道理;还有一种是出谋划策型,即咨询师来为你释疑解惑;第三类是精神分析型,是来挖掘致病原因。这三位咨询师让我对心理治疗丧失了信心,当然后来我意识到,并不是心理治疗本身没用,而是很难找不到一个跟自己匹配的心理咨询师。
回过来说我当时的情况。在误诊四五个月后,我从抑郁症的中度发展到重度,几乎失去了正常的工作能力和正常的生活能力。最后决定换医生。我的第二位医生在通过两个星期的试错之后,断定我是双向情感障碍,而不是单向的抑郁,于是采取了全新的治疗双相的治疗方案。刚开始我并不相信能治好,只是以一种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在坚持吃药。我记得是在坚持到19天的时候,突然,一夜之间病就好了,其实是转相了,即从重度抑郁转变成了轻躁狂状态。
就好像脑中的乌云一下子被狂风吹走一样,身体从高度抑制状态变得非常灵活。思维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完全恢复,体力也恢复了。第二天一早,就和朋友去红螺寺游玩,健步如飞爬到了山顶。在那里,我给我的医生发了条短信表示感谢,说我的身体已经好了。但医生的反应却让我意外,他毫无喜色,医院去看一看。我说:“等到周末复诊我就来。”医生说,“不行,你立刻来。”
第二天一大早,医院看医生。他一见我就说:“你转相了。这个时候,他确定我的病是双相情感障碍,于是慢慢停了抗抑郁药,加了治疗双相的药物,并一直稳定保持到现在。
这样一个曲折的过程,让我对药物治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我亲眼看到,我之所以好起来,完全是因为药的效果。于是,我开始研究我吃的11种药,把它们的化学结构、*理药理、副作用、用法、用量等等。并由此扩大范围到更多的知识,包括对大脑的研究等等。
同时,因为发表了一些文章,得到了读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