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8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为了响应这个日子,我国各地、各级的卫生部门积极开展相关活动,媒体大力宣传。其中,上海媒体报道的一组数据引起了我的注意:
今年,上海组织了继、和年之后的第四次公众精神卫生知晓度调查。调查对象覆盖全市16个区、19个监测点的多名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涉及的内容包括精神卫生知识、对精神疾病的识别能力、病因认识、求助方式以及对疾病的态度和偏见。
监测结果显示,市民精神卫生基本知识稳步增加,从年的71.0%逐步提高到今年的76.7%,人们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和歧视也在今年开始有了变化,持负面态度的比例首次从40%以上(42%-43%)降到了39%。
这无疑是一则正面报道,体现了上海市民的精神卫生知识普及度越来越高,对精神心理疾病的歧视和偏见越来越少。
但我高兴不起来。上海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文明最开放的城市,市民对精神心理疾病的歧视比例近40%,那在其它地区的群众呢?尤其是人口更多、面积更广的中西部地区呢?
目前还没有相关数据,但我相信这个比例会高得多。与歧视相随相生的是病耻感。社会上的歧视越多,患者及家属群体的病耻感就越严重。
病耻感令大量患者回避治疗
今年4月,“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成果高峰论坛”发布了首次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研究发现,受访样本中31%的社区居民对精神障碍有病耻感,社区居民认为38%的精神障碍可不治自愈。
去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一篇相关报道揭露了更加严峻的临床现况,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一名主任告诉记者,由于缺乏心理知识而产生的病耻感深深地困扰着精神疾病患者。很多人明明出现了精神障碍的症状,却拒绝接受现实,宁可忍受痛苦,也不愿积极治疗。
他说,以他从业经验来看,大约只有4成左右的焦虑抑郁患医院就诊,而更多的患者则回避规范治疗。
今年,我国卫健委确定的精神卫生日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我行动”;可是,尚有这么严重的、普遍的病耻感,还怎么实现“社会和谐”?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目前,我主要从事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等精神心理障碍的临床诊疗,这部分患者、家属群体的病耻感更加凸显。
很多家长带孩子去看病,小心谨慎,甚至舍近求远,生怕遇到熟人,遇到了也装不认识。
有一位父亲告诉我,他带着孩子去看病,好几次都看到孩子同学的家长也带着娃儿看病,双方打了个照面。
他一方面担心孩子的病被同学知道了,被人歧视;又担心对方家长也有这样的心理,那就更不好戳破了。所以每次碰见了,双方都假装不认识,两个孩子也心照不宣地沉默。
还有不少家长挂号时想尽办法用化名,或者使用自己的名字,就是为了不让孩子留下“案底”,保护孩子的“声誉”。
如果病耻感带来的只是这些不方便,那倒还好。可是,病耻感会让患者、家属羞于接受正规治疗。很多精神心理疾病在发病初期并不严重,却因为延误治疗而加重!
而且,病耻感和歧视的背后其实折射了患者、家属群体,乃至整个社会对精神心理疾病的误解。尤其是对于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很多精神科医生仍存在错误、落后的认知,导致媒体、大众也“以讹传讹”,加深了人们对精神疾病的悲观和恐惧,这十分不利于康复。
纠正关于病因和诊断的错误认知
对于双相障碍,传统精神病学的教科书、巨著和指南有大段关于遗传因素的阐述,“双相情感障碍的遗传度高达80%”这一说法仍被很多医生引用。
其实,这个数据早已缺乏科学依据。现代遗传学认为,双相障碍更可能受到表观遗传学的影响,也就是后天的环境因素起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回顾关于双相障碍的遗传因素文章可点击:遗传因素高达80%,这是真的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是,大部分精神科医生仍深受陈旧观念和知识的影响,总倾向认为病因与遗传有很大关联,并有意无意地向患者、家属、媒体和大众传递这个信息。
这导致社会大众会误以为,这是基因的问题、家族的问题,对于患者和家属很容易产生歧视,那就是“你们家血统有问题,生出来的孩子都是精神病”。
这是一个由错误认知带来的巨大歧视,也是很多双相障碍患者和家属心里的一根刺,产生极大的病耻感。
而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抑郁症的根源是叠加性心理创伤,而双相情感障碍的根源是以叠加性心理创伤为主,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为辅。这两个根源都属于病理性记忆。关于这一点,我已经通过以往的案例和文章进行过多次阐述。
那从这个角度来看,叠加性创伤通常来源于外界,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也一般源于养育者的无知如过度夸奖。所以,患者其实受害者,应得到理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