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信,一个恶魔还在逍遥法外》这篇阅读量10万+的文章在朋友圈疯传,曾经的“网瘾少年”“电击疗法”“杨永信”再次回到了公众视野。
年初,杨永信成立中国杨永信网络成瘾戒治中心,其对外宣称自己探索出了一套“心理+药物+物理+工娱”相结合的网瘾戒治模式。所谓的物理治疗即“电击治疗”。
电击疗法又称电休克疗法或电痉挛疗法,简称ECT。通过电击脑部来诱发痉挛,从而达到治疗精神疾病的目的。一般在药物和心理治疗无效的状况下,用于治疗严重的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狂躁症等病症。
年,梅杜纳在研究中发现,精神病病人在癫痫发作后精神病症状有所减轻或改善。得到梅杜纳研究的启发,加之此前电流诱发动物癫痫的研究,切莱蒂和比尼耗时两年时间,最终确认了电流引起的抽搐对大脑无害,且对治疗精神疾病有一定效果。
年,比尼用自己组装的简易仪器治疗精神病病人。该病人经过9次电击治疗后,其精神病症状完全消失,并且生活和工作也恢复了正常。此后,电击疗法因操作方便、危险性小、疗效确定等特点得到广泛使用。
在使用和研究中,电击疗法不断完善,在治疗前增加肌肉松弛剂有效消除在电击疗法中造成的关节脱位和骨折等并发症。为了消除电击疗法导致呼吸肌麻痹和窒息,又增加了麻醉这一项目。
但为何在这种情形下,大家仍对电击疗法谈之色变呢?
(图为《飞越疯人院》剧照)
电影《飞越疯人院》中的一幕:病人痛苦地被绑在床上,因为电击,浑身痉挛、颤抖不已。这是大家普遍印象中的电击疗法。而在不少抗日神剧中,电击更是一种刑讯逼供的手段,令人发指。由此人们对电击疗法的印象便停留在恐慌和畏惧。
事实上,电击疗法是一种温柔无害的治疗手段。但在现实生活中,电击疗法却在大众心中留下了恶魔般的印象。
葛尔·柏格医生在年提出网瘾是一种精神错乱的表现。但这种理论在需研究和证实的情况下,经媒体传播,已广被接受。因此,在大众心目中的网瘾就是精神错乱,俗称精神病。
这就成了“网戒中心”运用“电击疗法”治疗网瘾少年的依据。杨永信声称,网瘾患者存在的问题并不仅仅是网瘾自身,还包括所谓的认知偏差和性格缺陷;沉溺于网瘾的人会逐渐失去人性,而渐渐出现“兽性”。
就这样,“网瘾少年”被定义成精神病人,开始接受治疗。
(图为接受治疗的网瘾少年)
“当电流为10毫安的时候,看到的是电视雪花点,当电流是20毫安的时候,看见的是一条黑白线。当电流是30毫安的时候,是一条更粗的黑白线。”
“如果真要说的话,就像是那种特别高频率震动的小锤子一下下打着我的太阳穴,痛不欲生。”
“那种对人心理的把控,让人确实感受到你是真的错了,电击会让你真正心服口服。就像小说《》,你想什么,老大哥都知道。”
这些网瘾少年的描述,现在听起来依然令人毛骨悚然。但这种残酷的治疗方法却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父母,从年至今,已经有多名网瘾少年在这里接受治疗。
除了“网瘾少年”,还有一批人同样经历着电击疗法带来的痛苦。
“同性恋”一词,曾一度让大众谈之色变。随着大众接受度提高,大家渐渐对“同性恋”不再抵触。但中国现实和文化因素决定了中国同性恋爱之路不会顺畅。
王小波曾在《东宫西宫》中谈到,在中国,许多男同性恋者最终会和女人结婚,这可能是他们同西方男同性恋者最大的区别。在年的同性恋电影《断背山》中,杰克和艾尼斯都没有逃开必须结婚的现实。
(图为同性恋电影《断背山》海报)
在很多中国家长的眼中,同性恋是十恶不赦的,是一种病,一种可以被治愈的疾病。他们被当做病人,不断被要求治疗。
各种同性恋治疗中心就像雨后春笋般在各地生根发芽。电击是治疗中心最为常见的治疗手段。这种疗法将同性性冲动和令人厌恶的东西结合,使人形成条件反射。当他们出现性兴奋时,进行电击。
“就像拿个锤子打你的头。电得人整个人就会叫,会弹起来。全身像被重击了一下,有那种酥软的感觉。电完之后整个脑子就空了。”
“晚上我睡着睡着就会被吓醒,做噩梦。早上起来甚至会干呕。坐久了吧,起来就会头晕眼花。整个人就迷迷糊糊,更多的时候就是发呆,回到家就不爱出去玩,也不爱和别人交流。那段时间整个人精神就很憔悴。”
“像一根针一样,从一点划遍全身。电流过后,开始发抖,剧痛之后则是头晕,五六次后,就有些迷糊了。”
这是部分接受这些荒唐治疗的同性恋的转述。
中国同志维权成员陈约翰与《未报道的世界》制片人康奈尔(ShaunaghConnaire)合作拍摄了一条讲述中国同性恋电击治疗的纪录片。
(由于视频原因,无法上传,请自行百度)
在中国,同性恋治疗成了一门生意。他们利用“转换疗法”骗取经济利益、侵害同性恋者及其家人的权益。约翰表示,参与拍摄是为了让人们看到他的真实经历,也为了向所有家人分享自己的人生。同性恋不是病,他们只不过是在70几亿人口中,恰好喜欢了同性。
为何中国人如此痴迷电击疗法?
当我们无法解释一个人的行为或者语言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冒出这样的口头禅:“神经病”或者“精神病”。在部分大众心中,同性恋是一种意识和精神误差。网瘾则因为葛尔·柏格医生的“精神错乱”说,被当做是一种精神疾病。
经过治疗结构的夸大其词的描述和错误传播,电击疗法在中国大众心目中,成了拯救网瘾和同性恋的最佳通道。
同时,中国式家长对孩子都抱着望子*、望女成凤的愿景,同性恋和网瘾恰好成了孩子前程的最大障碍。家长在无数次教育之后,仍没有起色的状态下,选择治疗机构也是无奈之举。
“加大剂量,电死他!”一名被迫接受网瘾治疗的少年,至今都记得母亲脱口而出的那句令他无比绝望的话。
虽然,电击疗法在治疗重度抑郁症方面有高效且便宜的有点,但因为它仍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年,世界健康组织提出了电击疗法使用的三点建议:第一,必须在征得病人同意之后才能使用电击疗法;第二,在使用电击疗法之前必须给病人麻醉使其肌肉处于放松状态;第三,不得用于儿童。
而在同性恋和网瘾治疗的过程中,往往这几点建议都视如无物。
电击疗法是治疗重度抑郁症的有效手段,它不应该成为一种酷刑。在中国式教育和治疗机构的过度渲染,电击是父母心中的寄托,却成了孩子们心中的恶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