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专访人大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不干涉原则并未过时
王义桅教授表示,互不干涉原则并没有过时,在面对美国针对中国香港问题、*问题等通过络等新型方式进行渗透、干涉的严峻局面,五项原则仍然是国际关系的基石,要坚持好、发展好、运用好。 中国官方将从6月28日开始,高规格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将参加相应活动。但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布的一份报告称虽然不干涉*策继续在中国受到口头支持,尤其在涉及领土完整和社会主义*治体制时;但近年来,有关 不干涉*策 原则可持续性的辩论,也在中国决策者中悄然展开。 凤凰独家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教授王义桅。王义桅教授表示,互不干涉原则并没有过时,在面对美国针对中国香港问题、*问题等通过络等新型方式进行渗透、干涉的严峻局面,五项原则仍然是国际关系的基石,要坚持好、发展好、运用好。 中国50年代提出五项原则是为应对 中国威胁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很好地维护了战后以联合国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无论精神还是法制层面,这都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重要贡献。当时东南亚国家担心中国输出革命,连锁他们国内的共产*。中共当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先是针对那时的中国威胁论。当年我们秉持国际主义精神,宣扬共产*人无国界,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基于这样的顾虑,后来中国改变了双重国籍制度。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不仅是国与国之间,也是共产**际之间交往的原则,这样就消除了一些国家的担心共产*闹革命、推翻他们现*府的顾忌。 此后不仅仅是从双边层面,甚至从多边层面,和平共处五原则成为国际秩序的根基。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在国际社会上亮相。万隆会议提出万隆精神,其十项原则已经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写进去了。当时中国在第三世界争取民族独立和自觉过程中充当领头羊的角色。后来中国进入联大,与160多个国家建交,与所有国家建交公报中都写明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神为指导。 后来中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部分解决了与邻国的边界问题,包括与俄罗斯解决了长达几千公里的边界纠纷。1992年,中国和俄罗斯签署了睦邻友好条约,对五项原则作进一步阐释,建立了中俄睦邻友好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互不干涉原则并未过时 不干涉只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一方面内容,应完整理解五项原则。而且五原则讲的是互不干涉,那是国与国关系的基石,并未过时。中国外交向来与时俱进,现在国际关系不仅局限于双边领域,扩大到多边、跨国、全球性问题突出,纯粹的内*问题越来越少,一国国内事务与国际社会高度关联。因此不是不干涉问题,而是如何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担负责任、做出贡献的问题。 不干涉是原则,也是*策,但不能机械理解,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是中国外交的理念。不干涉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确保尊重国家主权基础上,实现本国利益与国际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中国外交提出核心利益说,就为不干涉划定底线,厘清不干涉范围,兼顾国际身份与国内身份、国内责任与国际责任、国家主权与国际义务。随着人的跨国流动、企业走出去,公民安全、法人利益需得到维护,中国通过国际法和外交途径实现对公民、法人利益维护,根本途径是国际合作和国家海外行动能力的提升,不干涉不是束缚,而是国家间互信的保证。 针对美国利用络干预中国内*五项原则仍很重要 我想中国高调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目的有三:一,它是中国、缅甸、印度等国的共同倡议,是发展中国家重要外交贡献,有利于团结发展中国家维护战后国际秩序。二、五项原则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基石和典范,有利于改善中国与印度、缅甸等周边国家关系,塑造良好周边环境氛围。三、针对国际形势新变化,尤其是美国针对中国香港问题、*问题等通过络等新型方式进行渗透、干涉的严峻局面,打好外交、法律舆论战非常重要,五项原则仍然是国际关系的基石,要坚持好、发展好、运用好。(文/王去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