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躁症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此人是北魏第一谋士,却因为主张全面汉
TUhjnbcbe - 2025/6/28 2:37:00

中国历史上有个南北朝时期,今天要说的便是这一时期的北魏。

谁是这北魏第一谋士呢?非崔浩莫属。

崔浩,今山东武城县人,其父崔宏是北魏的“组织部长”,深得拓跋珪、拓跋嗣的信任。崔浩是其长子,天文地理,无所不通,自比张良。20岁时因写得一手好字被调到拓跋珪身边当秘书,工作一直勤勤恳恳。拓跋珪晚年脑子出了毛病,得了狂躁症,杀人如麻,崔浩与他近在咫尺,但同事一个接一个被杀,唯他独得恩宠,毫发无损。

拓跋嗣即位之后,崔浩担任“帝王师”,为其讲授经书。那作为北魏第一谋士,崔浩究竟有啥本事呢?我们来看两件事情便略知一二。

第一件,要不要借道东晋?

当年刘裕北伐后秦时,因为黄河两岸都是北魏的地盘,是东晋的拦路虎,于是刘裕便写信给拓跋嗣:我暂时向你借道,等攻破了长安就还你。北魏的大臣们对此纷纷表示反对,说唇亡齿寒,后秦要是被灭了,下一个肯定就轮到我们,说啥也不能借。崔浩则持不同的态度,说:“我们要借,晋军士气正旺,我们挡不住的。应该等刘裕入关之后,切断他的归路,等晋朝和后秦打得两败俱伤时,我们再动手,坐收渔翁之利。”

可拓跋嗣不听,不肯受辱,最终还是派兵出击,结果被刘裕打得落花流水。由于北魏伤得太重,再也无力阻止刘裕在黄河边来去自由了。

第二件,要不要长途北伐柔然?

拓跋焘在即位的第五个年头,想北伐柔然,可恰巧当时南方的刘宋文帝刘义隆又放出话来,要夺回黄河以南的土地。随后,两国边境就开始了小规模的冲突。于是,拓跋焘面前就出现了个难题,到底是北伐还是南征?

对此,群臣都表示要南征,因为柔然是个鸟不拉屎的地,就算拿下他们,那里的土地也不能耕种,抓到那里的百姓,当奴隶都不够格。况且他们是游牧民族,行踪不定,到哪里去找?而南方的威胁却是实实在在的。对此,崔浩又开始唱反调了,说:“不对,柔然没事就来骚扰我们边境,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警报就不会停,百姓常年生活在恐惧之中,土地会慢慢被蚕食掉的。柔然以为我们追不上,肯定不做防备,所以只要我们北伐,一定会灭了他们。南方人历来没血性,只是过过嘴瘾罢了,一定不会越过黄河的,所以放心北伐吧。”

这回拓跋焘听了他的话,大获全胜,一直到班师回朝,磨磨唧唧的刘义隆都还没发兵。两年后,南北方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这才爆发。

所以说,拓跋焘非常信任他,不但把崔浩当臣子,更是当做亲密的朋友,允许他出入自己的卧室。而且自己只要一遇到什么难题,第一时间就拔腿去找崔浩。然而,祸福相随,盛极易衰。

拓跋焘有个愿望,就是想重现祖上的光辉历程,让世人了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可做这样的事情是吃力不讨好的,因为分寸太难把握了。当年拓跋珪就曾命尚书郎邓渊撰写《国记》十多卷,可还没写完,拓跋珪将其给处死了,于是这个倒霉的差事就落到了崔浩的头上。

公元年,拓跋焘下令崔浩以《国记》为蓝本,撰写《国书》30卷。崔浩就问他,能全部都说真话吗?拓跋焘说:“当然,历史是什么就写什么,我替你撑腰。”

崔浩手下当时有两个马屁精,说:“大人的才华举世无双,主编这本史书更是不朽的伟业,这和您之前写的《五经》,都应当刻在石碑上,让全国人民好好学习。”崔浩同意了,于是就在平城郊区修筑了一个巨大的碑林,碑上刻着《国书》,方圆步,用了万劳力才完成。

可这本史书写得太真实了,比如说:拓跋氏早期落后,有“哥哥死了,弟弟可以娶寡嫂;父亲死了,儿子可以娶后妈”等一些落后的风俗;拓跋珪晚年精神错乱;拓跋焘的疯狂屠城等等。崔浩全都如实地记录了下来。过往的百姓看到后指指点点,议论纷纷。鲜卑的贵族看到后,个个愤怒不已,跑到拓跋焘面前去告状,说崔浩是故意暴露国恶、家丑,让鲜卑人难堪,十恶不赦。

公元年,拓跋焘下令逮捕崔浩,随后便将其判了死刑,诛九族,史称“国史之狱”。

不过现在一般人都认为,这不过只是个导火索罢了,其实拓跋焘早就想杀他了。

一来,崔浩得罪了“有形势力”鲜卑贵族。

崔浩是个汉人,主张全盘汉化,废除鲜卑贵族的特权。对此,鲜卑人自然不愿意,因为在他们看来,崔浩的做法无疑是让他们忘记自己的老祖宗,抛弃自己的一切民族文化,听一个异族人来摆布。而这股势力的领袖则是太子拓跋晃。

当年拓跋焘远征,拓跋晃监国时,崔浩完全不把这个小屁孩放在眼里。一次推荐了几十个人为郡守,太子不同意,崔浩也是不让步,硬是仗着皇帝的宠信,逼迫太子最终签字同意。所以整个鲜卑派都看不惯他的飞扬跋扈,和他经常在朝中破口大骂,势如水火。

二来,崔浩得罪了“无形势力”佛教徒。

崔浩主张灭佛做得太绝了,而佛教早就已经深入到了北魏的每个毛孔中,民间群情激愤。拓跋焘杀他,其实是为了平息众人心中积压已久的怨恨。这也就是说,崔浩只不过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罢了。

还有一种说法,崔浩因为一直主张汉化,宋文帝暗中策反他。崔浩是否答应不太清楚,但他没有把这件事跟拓跋焘汇报,事后被人告发。拓跋焘想到自己最亲近的人居然“私通南匪”,感觉受到了蒙骗,于是这才痛下杀手。

但不管怎么说,这么一位聪明绝顶的人最终还是自掘了坟墓。

1
查看完整版本: 此人是北魏第一谋士,却因为主张全面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