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壹习的幺幺。 前段时间,有一个挺火的热搜#孙楠一家每月房租700元#,讲的是孙楠潘蔚的再组家庭为了让孩子接受传统文化教育,选择搬迁到了江苏徐州的一栋普通居民楼里。 但让大家感到匪夷所思的是,他们选择的是一所没有办学资质的华夏学宫,也就是就学的学生学历是不被教育体系认可的,也是无法参加高考的。 学校要求女生“端庄娴雅”,所谓女孩子要有女孩子的样子,男孩子要有男孩子的样子
白癜风哪里能治好。说实话,听着很像女德的那一套:女孩子最后的归宿就是为人妻,为人母。 在这样长期的思想熏陶下,大概率是会被洗脑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你经常见的人是什么样,你大概率就是什么样子。 有的人天生是交际者,如果你不是,也没有关系。 刚上大学那会,幺幺我陷入了一个怪圈,疯狂暗示自己要去交新朋友,好似每认识一个人,自己的未来就多了几分。至于为何,可能是因为觉得人脉就是隐形的财富啊。 结局就是加入了好些个有用没用的社团,参加了一个个学校活动,也积极联谊,QQ列表里倒是每天都在刷新人数,但最后,真正能聊上两句的没几个,更不要说最后还在联系的。 过了几个月发现自己浑浑噩噩,忙的不着边际却一无所获,明明是个不爱社交喜欢独处的人,非要硬逼着自己每天穿梭在人群中当背景板,实打实的“无效努力”,后来倒是误打误撞加入了一个爱好群,每次和大家聊天都让我耳目一新。 但和我同班的另一个妹子,天生的交际型人格,在任何场子都能迅速抓住众人的眼球,成为人群的焦点,游刃有余。 而大学毕业后,同伴的我俩职业方向也显而易见地划开了分界,能言善舞的她选择了公关行业,而我选择了文案。偶尔刷到她的朋友圈,仍然是精致的社交女孩,仍然是我们班的万能锦囊,大家有需要资源的时候第一个想起的就是她。 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天生适合交际,找到适合自己的圈子才是最重要的。圈子不在多,而在于精。 因为优秀被孤立的人才是最可怕的。因为强大。 曾经有一位壹习的读者留言讲述了自己高考发挥失常进入了一所并不理想的院校,周围的同学大多懒散不爱学习,而她每天晚上在宿舍戴耳机自学英语课程的时候,总会有舍友故意发出很大的声音,或者干脆直接外放音乐等。 而有一次,她意外从图书馆早回到宿舍,发现她的同学正在拷贝她电脑里存档的作业,被发现后还非要狡辩称,自己并不是故意来拷贝作业的,只是正巧看到就想参考下。但她之前已经拒绝过这位同学要求看她作业的要求了。从那以后,她总能感觉到周围同学
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好对她抱有的敌意。 后知后觉地她发现自己被孤立了,宿舍活动是其他五个人的事情,再也没有叫过她。班上任何需要投票选举的活动她永远榜上无名,沮丧万分的她甚至一度起了休学的念头。 被孤立,不是自己不够优秀,反而是因为特立独行,所以在这群安逸度日的人中间显得特别扎眼,而他们自然就齐齐把矛头对准了大家默认的公敌。 某个积极的人在一群消极的人眼中,自然是极想把她拉下泥潭,好抚平他们忐忑的内心。 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要把自己想得不那么重要,不必去在乎他人的看法,做好自己,我最后和那个读者说了一句前人赠予我的话:“大学里,当你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就读书吧。” 若是暂时的圈子不能让自己满意,那要做的事情就只有成长,充实自我,攒够力气一举摆脱现在的圈子。 人脉重要吗? 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说“人脉重要,要尽早搭建自己的人脉网”,但没有人告诉我们,该如何偿还人脉背后的人情,也没有人告诉我们,原来强行进入一个更高层次的圈子是会摧毁掉一个人的自尊的。 人类交往的本质是交换,在双方差距悬殊的情况下,若是接受了对方的帮助该如何去平衡这场交换,就是所谓的“公平交换”。 在一段交情中总是被动受益,那其中一方就会变成负担,所谓的关系就会被慢慢消耗,最后分崩离析。 年少时有一个好的交际圈的意义并不在于要争破头挤进一个更高级的圈子,而是让自己能处于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受益于此般氛围,会在人生的前期就立下奋斗的目标,而不是在一个安逸的环境中温水煮青蛙,空有向往诗和远方的愿望,再也没有跳出去的能力。 你现在的朋友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