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猎场》中,胡歌饰演的角色误入歧途,干起了传销
一石激起千层浪,昨天一则“32岁女投资人突然去世”的新闻及其后续争议,突然让所有人开始困惑一件事:
什么是所谓的“精神控制”和“精神洗脑”?它怎么通过上课、培训实现的?
事实上,在昨天之前,很多受害者家属早已在网络平台的各个角落留下了无助的发问:
“我的家人上完这种培训课,就像着魔了一样变了一个人,还完全不听劝,怎么办?”
隔着屏幕,我都感受到了这些网友的绝望。
01
“花大钱被臭骂一顿”?
首先对这些家庭最直观的损害,就是金钱。
这些打着“提升自我”、“自我觉醒”、“突破极限”等旗号的课程,往往不会只开办一期。
课程会循序渐进地设置一些手段,不继续交钱或是拉来新的学员,就无法进入下一阶段课程。
因此费用陆陆续续地交,累加起来能从四五万到二十多万不等。
所谓培训的环节中,各种细节更是匪夷所思到让人很难相信一个成年人会这么“听话”地被人摆布。
但这一结果,往往又是通过对个人的刺激、否定、打压甚至羞辱等形式完成的。
据红星新闻报道,一位上过类似心灵课程的受访者称,第一堂课上老师就花了4个小时,不断重复强调一件事:在这个课堂里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不允许喝水、手机不许开机,一位迟到的学员还被老师当着所有人的面斥责了20分钟。
受访者的一句话触目惊心:“一开始我周围还有几个人和我一样觉得不合理,到最后好像就只有我觉得有问题了。”
另外一位知乎网友的爆料也让人觉得细思恐极:他在这种工作坊中玩过类似“红黑游戏”的环节,游戏本身就以互相猜忌的人性弱点为基础。
游戏结束后,学员要花大量时间分析、承认自己的缺陷,譬如我很冷漠、我很自私,并接受所有人的指责。
这类培训中往往还有一个经典环节:模拟在一个帆船上,被逼面临生死抉择。
学员手里只有两张船票,除自己之外只能救一个人。不救谁也就算了,你还必须直视对方的眼睛,大喊:“XXX,你死!”(来源:棱镜)
现场灯光昏暗,播放着渲染气氛的音乐,人不由自主地就被带入了一种迷迷糊糊、很容易什么都相信的状态,好像自己真的刚亲历了一场人性的折磨。
更极端的情况下,学员接受的否定和羞辱,就好像精准在最痛的伤口上不断用鞋底碾压。
曾在年亲自卧底过精神控制课程的李亚玲,昨天又撰文把当时“挨骂”的恐怖细节还原了一遍:
“班里20多个人,包括身家上亿的企业家,都被骂得瑟瑟发抖,泪流满面”。
她本人用坚强的意志力抵挡了这些千篇一律的羞辱,却没料到导师之“狠毒”:搬出了她当时去世不久、感情深厚的亲人,在这个痛点上反复摩擦,终于逼得她崩溃。
摘自“李亚玲的冷香小筑”
当然,对这些受害者的亲朋好友来说,最长久的噩梦,还是在于“感召”别人的环节。
轻则软磨硬泡,重则持续骚扰。
常人无法理解,他们中大多数人是真心觉得自己经历了这些课程的洗礼后脱胎换骨,结交了有用的伙伴,人生越活越有劲儿了。
殊不知子女为之困扰,夫妻为之痛苦,好好的一个家庭甚至因为对这种课程的分歧,要离婚相逼、四分五裂。
02
往前20年,招数一点没变
可怕的是,这些不知该怎么办的受害者家属所曝光的,没有一件是新鲜事,没有一个套路是年才被发明出来坑人的。
但它伪装自己的外衣实在太狡猾,以至于这仿佛一场难度越来越高的捉迷藏。
央视在年曝光过“教练技术”组织培训,以提升自我为名、行新型传销之实,它惯用的模式往往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一般较为温和。
用一些感人的故事、温情的引导,让人痛哭流涕、敞开心扉,迅速和一群陌生人建立亲近感。
同时,导师也会通过高强度的重复,逐渐让所有人接受服从性测试,逼迫那些不服从的人开始自我怀疑是个异类。
第二阶段要开始实现所谓的“蜕变”,一些令人难以承受的手段也开始出现。
学员被引导着揭自己最痛的伤疤,讲最龌龊的隐私,甚至会被导师骂得禽兽不如、一文不值。
在如此脆弱的时刻,一个人的尊严很容易从根儿上被践踏。
有些机构还采取了“连坐”制度,给学员之间互相绑定“死党”。
一旦有谁想退出或不积极,其他人就会受到惩罚。用不着导师动手,其他学员自己就会打电话、上门,逼那个想退出的人乖乖就范。
在这种令人窒息的环境里,是个人都会“变得不像自己”。
第三阶段,就是所谓的“感召”,也就是通过拉人头不断扩大组织的影响力,继续谋利。
被课程“重塑”的狂热学员,此时会与最亲近的人疏远甚至断开联系,感到自己像一座孤岛,仿佛只有新认识的导师与学员真正理解自己。
过往报道显示,有些人上完课像打了鸡血一样变了一个人,也有人连休息时间、原本的事业都可以抛弃,义务为培训机构做助教。
这一套东西,至少已被央视、半月谈、检察日报等多家官媒揭露过数次。它在中国境内的一切流变,都要追溯到一个名为“汇才”的培训公司。
年,一个名叫黄荣华的“教练”在中国香港注册了汇才人力技术有限公司,首次将发源于美国的“教练培训技术”引入了中国,并在97年将业务拓展到了内地。
在世纪之交的中国,它贩卖的对象、发家的手段,居然和现在并无二致。
汇才的宣传话术中,会高调宣称他们的客户多为企事业单位的精英阶层,知名国企、外企高管都曾经接受过他们的培训。
总共要花费元才能完成四个阶段的培训、拿到毕业证书,和当时的收入水平对比,堪称天价。
所谓培训中没有教材,只有各种心理游戏的实践,以及极其容易对人造成精神压力的手段:
宣扬对精神薄弱之处的穷追猛打,鼓吹正面冲突,“像疯狗一样”凶残的斥责……全部都能在当时汇才的课程中找到源头。
造成的恶劣后果也早有前科。
羊城晚报年就曾报道过,汇才的素质管理技术研讨会诱发了学员患“分裂样精神病”,还有其他学院被诊断为癔症和狂躁症。
年,汇才被查封,一夜之间销声匿迹。但是就像伏地魔的魂器一样,它的人员在国内克隆了汇才的系统,继续开办以管理培训之名、行精神控制之实的课程。
年,深圳警方破获了深圳众鼎商学院的“教练技术”有害培训,其创始人薛某正是前汇才的教练。据传一同被捕的七位高管,也都是从汇才走出来的业务骨干。
当年汇才倒掉之时,新闻中尚且对其真正的“罪名”语焉不详,偷税漏税、非法经营等说法不一。
直到11年后,换汤不换药的“后代”也被识破,我们才首次看到官方将其定性为“首例以教练技术为名、通过有害培训实施精神控制新型传销案”。
03
“提高自己”是个魔咒
臭名昭著的“教练技术”培训行业,确实把自己包装得越来越隐蔽了。
第一,组织者有意识地软化自己的包装,愈发难以从前期话术上辨识。
年左右,民间对于深圳众鼎商学院的批判和质疑越来越多,创始人薛某一度有意识地调整策略、混淆视听,比如把三阶段的前两阶段合并,弱化感召阶段等。
它的业务范围其实也拓展细分到了中小企业主、总裁、员工等不同阶层的人群,甚至赫然出现了以青少年为目标受众的训练计划。
第二,人人都急需抚慰精神焦虑的大环境,让浑水摸鱼变得更容易了。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在用一种观念麻痹自己——只有有钱人才需要“心灵按摩”,来纾解自己走上人生巅峰后的迷茫和空虚,一般人没空操这闲心。
精神导师这种身份,以及“灵修课”“人生教练”等相关概念也听着很遥远,往往被理解成大老板身边那种专业的顾问,察言观色、管理情绪,把老板哄开心了就行。
美剧《硅谷》里,科技大佬非常信赖他的印度精神导师
万万没料到,愈演愈烈的焦虑之下,焉有完卵。
身家千万的大老板们或许只是它笼络之人的一个小切面,蛊惑人心之术并不按照身价、薪资、社会地位来筛选下一个目标。
而那个让人心甘情愿上钩的理由,可能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你要不断提升你自己,不断在激烈的竞争中精进自己。
两年前,南都周刊报道深圳众鼎商学院的黑幕,显示出受害者也并非多么尖端的精英。
反而是那些中小企业主、企业中高层,是最容易上钩的目标。
这个人群正处于爬山的过程中,内心充满了想提高经营能力、领导能力的冲动,经常感到自己“有欠缺”,没事儿就想学点什么。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里,我在某档以突破局限、自我提升为宗旨的课程介绍中看到了一句话,感到非常不舒服。
-我觉得自己已经相当成功了,为什么要来参加这些工作坊?
-停滞不前不是因为失败,恰恰是因为你的成功。
这个答案太刺眼了,它无疑是向成功人士贩卖课程的核心,聪明又精准,写了这个时代对“成功成功再成功”永不停止直至膨胀的渴望。
当然,谁也没有办法和资格去苛责那些愿意登山的人。但至少,肆意贩卖给他们的“拐棍儿”不应该这么狡猾地把人引向陷阱。
说起来也挺悲哀,我们从小到大都特别想上进,要突破,要蜕变。奈何精神弱点一大堆,像靶子一样被人一打一个准儿。
中小学生被感恩培训逼得痛哭流涕,打工人在企业文化培训里狼性大发扇耳光。
小企业主坐在台下听懂掌声,大投资人拥抱彼此精神飞跃。
老有人在你本就薄弱、不知道该从何处获得支持的精神世界里,心怀鬼胎、敲敲打打。
却连个像样的资质都拿不出来。
如果有反抗,希望是从这一次的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