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躁症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隋唐英雄传之千古一帝杨坚下
TUhjnbcbe - 2024/8/15 6:35:00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千古一帝——隋文帝杨坚

书接上文。

(四)外交谋略

杨坚的外交政策也是可圈可点,既能让外邦臣服,又不劳民伤财,一箭双雕。史学大师吕思勉在《隋唐五代史》一书中对杨坚的外交思想做了非常精彩的概括:其于四夷,则志在攘斥之以安民,而不欲致其朝贡以自夸功德。既非如汉文、景之苟安诒患,亦非如汉武帝、唐太宗之劳民逞欲。虽无赫赫之功,求其志,实交邻待敌之正道也。翻译成现代文就是:杨坚的外交政策核心思想就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敢犯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但中国也不主动侵略别人,既不像汉文帝、景帝那样对外敌委曲求全,也不像汉武帝、唐太宗那样连年对外征战,劳民伤财,虽然看上去不是很牛B,但走的却是外交政策的“正道”。杨坚在外交领域最突出的成就就是降突厥。

隋唐时期对中国威胁最大的就是北边的突厥。南北朝时期,突厥一直受柔然奴役。年,突厥“多年的媳妇终于熬成婆”,一举击败柔然,建立突厥汉国,成为北方草原新的霸主,到他钵可汗时,“控弦数十万,中国惮之”。北魏一分为二之后,东魏的高家和西魏的宇文家一直忙于“窝里斗”,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和突厥对着干,为了拉拢突厥,高家和宇文家都主动向突厥“称臣”,希望得到突厥的支持,把对方干死。他钵可汗经常对他的手下说:“我在南边的两个儿子(北齐和北周皇帝)都很孝顺,我还怕没钱吗?”(《隋书.列传第四十九北狄》)。杨坚当过北周的丞相,当年肯定也被迫干过“孝顺”突厥的事,但那时国家分裂,打不过别人,没办法,只能忍气吞声,但这个“梁子”已经结下了。杨坚称帝后,不愿意再向突厥称臣纳贡,突厥很不满,便趁着营州刺史高宝宁作乱,出兵南下。新仇加旧恨,杨坚决定收拾突厥。但当时隋朝刚建立,根基还不稳,南方还有后陈的威胁,与突厥全面开战显然不现实。正当杨坚“进退两难”之际,一个外交天才出现了——长孙晟。长孙晟长期担任北周驻突厥大使,对突厥的内部形势了如指掌,他向杨坚提出了著名的“远交近攻、离强合弱”战略:当时突厥主要有沙钵略、达头、阿波和突利四股势力,其中,沙钵略实力最强,离隋朝最近,威胁最大,但沙钵略和其他三股势力之间存在很深的矛盾。隋朝应该联合西边的达头、阿波和东边的突利,瓦解沙钵略。杨坚听后大喜,完全采纳了长孙晟的建议,立即派出两路使团出使东北和西北:长孙晟到东北,联合突利和奚、契丹等少数民族,从东边牵制沙钵略;元晖出使西北,与达头结成同盟,从西边打击摄图。年,长孙晟又拉拢阿波,让阿波和达头联合反抗沙钵略,突厥汉国内部瓦解,分裂为东、西突厥。突厥内部分裂后,隋朝重点追着东突厥打,沙钵略南有大隋,西有达头,北有契丹,四面楚歌,被迫于年遣使向隋朝称臣求和。隋朝北边的最大威胁基本消除。沙钵略死后,隋朝又故意扶持最弱的突利可汗,打压其兄实力强大的都蓝可汗,造成兄弟反目,隋朝帮助突利先后打败都兰、达头,统一了整个东突厥。突利“屌丝逆袭”,成为东突厥之主,对隋朝自然是感恩戴德,上书尊称杨坚为“圣人可汗”,拼命表忠心(启民上表陈谢曰:“大隋圣人莫缘可汗,怜养百姓,如天无不覆也,如地无不载也。诸姓蒙威恩,赤心归服,并将部落归投圣人可汗来也。或南入长城,或住白道,人民羊马,遍满山谷。染干譬如枯木重起枝叶,枯骨重生皮肉,千万世长与大隋典羊马也”)。好一招“远交近攻、离强合弱”,运筹帷幄之间就让曾经不可一世的突厥俯首称臣,潇洒哥只有一个大写的服。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内政还是外交方面,杨坚都创造了丰功伟绩,《隋书》称赞他:“虽晋武之克平吴会,汉宣之推亡固存,比义论功,不能尚也。考之前王,足以参踪盛烈”——晋武帝平定吴地、一统中原,汉宣帝励精图治、挽救汉朝于生死存亡之间,他们虽然居功至伟,但功劳和隋文帝比起来,还差很远。隋文帝堪称千古一帝。

二、个人德行

关于杨坚的个人品行,历史上一直存在很大争议。《隋书》一方面称赞他自强不息、雄才大略、非常节约,令一方面又抨击他不学无术、没有宽仁之心、杀戮心重、听信女人和小人的谗言。《资治通鉴》一方面肯定他勤政、节俭,另一方面又批评他生性多疑、听信谗言、刻薄寡恩。但是,有两点大家是一致认可的:

第一,杨坚是一个很勤劳的皇帝。萧瑀评价他:克己复礼,勤劳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五品以上,引坐论事,宿卫之士,传飧而食,虽性非仁明,亦是励精之主。《随书.刘彧传》也说:文帝一日之内,酬答百司,至乃日旰忘食,夜分未寝。由此可见,杨坚是一个典型的工作狂,一工作起来就是“白加黑,5+2”。

第二,杨坚也是一个很节俭的皇帝。登基三个月,他就向全国颁布了一份诏书,要求:犬马器玩口味不得献上。贵为皇帝,他却食不重肉(一餐最多只吃一种肉),不用金玉饰品,宫中的妃妾不作美饰。《资治通鉴》称赞他“乘舆供御有故敝者,随令补用,皆不改作”(用的东西只要还能补,就坚决不换)。《资治通鉴》还讲了两个小故事:有一次,杨坚拉肚子,配止泻药要用一两胡粉,找遍宫中都没有找到;还有一次,他想找一条织成的衣领,宫中也没有。简单的几个例子,就足以说明杨坚是个很舍不得的人。

关于杨坚的人品,大家抨击最多的是两点:

(一)用法严酷,滥杀无辜

例子很多。比如公元年,这哥们颁布了一条很“奇葩”的法律:盗一钱以上者皆弃市,知情不报者,连坐;三人共盗一瓜,事发即死(偷一文钱就要当众砍头,三个人一起偷个西瓜就要判死刑)。这条法律颁布后,引来民怨沸腾。有几个江湖大侠忍无可忍,就劫持了执法官吏,对他说:“狗官听好,你代我们禀报皇帝,自古以来,不论哪个朝代,都没有偷一文钱就杀头的。你要是不向皇帝转告我们的话,我们就会再回来弄死你全家!”。杨坚听到这个事之后,不得已才被迫废除了这条“奇葩”法律。武库令(总装备部部长)因为没有把办公室卫生搞好就被杨坚给砍了头。杨坚还有一个“不良嗜好”——喜欢在朝堂上用“杀威棒”捶人(杨坚的:“杀威棒”比普通棒子大得多,三十下就能打死人),多的时候一天捶三四个。宰相高熲和御史柳彧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向杨坚进谏:朝堂是商量国家大事的地方,不是杀人的地方。杨坚不听,逼得高熲等人只好以“集体辞职”威胁,杨坚才勉强让步,撤掉了朝堂内一直备着的“杀威棒”。没过多久,杨坚手又“痒”了,但“杀威棒”已经撤了,没有“工具”了,咋办?这哥们顺手抓起一根马鞭就把人往死里捶,打死了。可能是马鞭用起来还是不顺手,没过几天,这哥们又把“杀威棒”重新“搬上”了朝堂。有一天杨坚一冲动又打死人了,兵部侍郎(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忍无可忍”,就极力进谏,结果直接被这哥们给捶死了。

杨坚的上述种种“劣迹”似乎已足以证明他是一个残酷嗜杀的暴君,但是潇洒哥认为事物还是应该“一分为二”的来看。杨坚用法虽然严苛,但相较于他的前任,杨坚算是很仁慈的了。他先后两次修改法律,第一次删除了“车裂”(五马分尸)、“枭首”(把头砍下来挂在城楼上)等酷刑,第二次又废除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杖等千余条。杨坚还发明了“死刑三复核”制度:凡是被判死刑的案子必须先报大理寺(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大理寺复核之后再报皇帝批准,必须向皇帝汇报三次之后才能执行(死刑复核体现的是对生命权的基本尊重,杨坚同志的“死刑三复核”制度是中国法治文明建设的重大成果)。乱世用重典,治世行仁政,杨坚恰逢中国由乱世走向治世的过渡期,他虽然已经作出了很大改进,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让从北朝“血雨腥风”中成长起来的杨坚一下子彻底放弃“严刑峻法”是不现实的。此外,杨坚性格上还有三大弱点:一是生性多疑,想象力丰富,芝麻绿豆大的事情能够被他“联想”成上纲上线的大事;二是容易冲动,患有严重的狂躁症,发起脾气来控制不住;三是冷酷无情,漠视生命。这三点叠加在一起就造成了巨大的“杀伤力”:大臣们只是犯了一点小事,杨坚就暴跳如雷,把人给杀了。

(二)猜忌大臣,对功臣“刻薄寡恩”,不听进谏,最终落得个“众叛亲离”,成为“孤家寡人”

例子也很多。把他推上龙椅的刘昉被他杀了,大隋第一宰相高炯也被他“一撸到底”,大隋第一猛将史万岁被他用“杀威棒”给捶死了,当了20多年的太子杨勇被他给废了,他最为信赖的爱子杨广和宠臣杨素最终却成为他自己的“掘墓人”。看上去“铁证如山”,但潇洒哥还是想为杨坚再辩解几句。

第一,杨坚晚年确实得了严重的“疑心病”,但是在统治前期对大臣却是“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他信任重用高炯,一登基就拜高炯为宰相,从来都不叫高炯的名字,而是称呼他“独孤”(高炯的父亲曾经是独孤皇后的父亲独孤信的手下,赐姓独孤),两人亲密无间。高炯随杨广灭陈之后,有人诬陷他谋反,杨坚直接把诬陷他的人杀了,并安慰他说:“我们君臣一心,不是小人能够离间的”。高炯向他推荐苏威,杨坚考察之后觉得苏威很有能力,马上就加以重用,让他身兼宰相、度支尚书(财政部长)等五个“要职”,有人弹劾苏威,杨坚直接替他撑腰说:“苏威很有能力,我不重用他,谁能替我治理天下呢?”。据《资治通鉴》记载,杨坚、高炯、苏威三人君臣一心,事无大小,杨坚都与高炯和苏威先商量,三人齐心协力,才几年时间就天下太平。但是,晚年的杨坚确实疑心很重,远贤臣,亲小人,废太子,罢高炯,立杨广,亲杨素,所托非人,最终二世而亡,为天下笑,不免让人唏嘘。潇洒哥认为,造成杨坚从“用人不疑”向“猜忌多疑”转变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杨坚自己是“篡位登基”的,所以他内心深处对位高权重的大臣存在很强的提防之心,在位前期,为了治理国家,他刻意压制了这种心理,努力做到“用人不疑”,但是随着年纪的增大,心理控制能力减弱,内心深处的这种提防之心就开始暴露出来。有人告状说高炯的儿子要高炯效仿司马懿,这一下就引爆了杨坚的猜忌之心,高炯从此就被纳入了“黑名单”。2、高处不胜寒,坐在龙椅上的人,内心本来就是扭曲的,没有一个皇帝疑心不重,尤其是到了晚年,这是历史周期律,杨坚自认也摆脱不了。3、独孤皇后的影响。独孤皇后是一个疑心很重的人,杨坚又很听她的话,作为妻子,她不但不能纠正丈夫的错误,反而“火上浇油”。无论是废太子,还是撸高炯,独孤皇后都“功不可没”。

第二,杨坚对功臣虽然算不上好,但在开国之君中也绝对算不上“坏的”。刘昉帮助他坐上了丞相的位子,杨坚一上任封他为司马,后来又封他为黄国公,赏赐了他很多金银珠宝,还给他配备了警卫,朝中所有的大臣都对刘昉羡慕嫉妒恨。但是这哥们没本事,不学无术,让他却领兵打仗,他都不敢去,杨坚只好用高炯取代了他司马的位置。杨坚称帝后,又封他为柱国、舒国功,保他富贵,但不予重要。这哥们因此怀恨在心,竟然与梁士彦、宇文忻等人串通谋反,最终被杀。卢贲与刘昉等人一起谋反,杨坚念其拥立有功,没有杀头,只是削职为民。只过了一年,又恢复了他的爵位和官职,在齐州刺史的任上又因为高价倒卖粮食谋利被削职为民。杨坚又原谅了他,让他再一次官复原职。哪知道这哥们竟然还是不知悔改,自认为有功,对皇帝不满,杨坚最后彻底死心了,不再任用他。开国皇帝与功臣本来就是一对很难处理的矛盾,功臣要想自我保全,需要大智慧。哪怕是像萧何这样聪明的人,也是终日如履薄冰,活得唯唯诺诺。韩信、徐达有天大的功劳,最终也难逃一死。卢贲这样的人,算不上忠臣,也没有能力,还居功自傲,嫉妒高炯、苏威等朝廷重臣,杨坚不但没有杀他,反而两次保他。由此可见,杨坚绝非无情无义之人,比刘邦、朱元璋强的多。当然,隋初四贵之一虞庆则为杨坚立下了汗马功劳,杨坚却听信谗言将其诛杀;大隋第一猛将史万岁战功赫赫,仅仅是因为当面顶撞杨坚,杨坚一怒之下,听信杨素谗言,在朝堂之上用“杀威棒”将他活活打死。对于这两个人,杨坚确实很不厚道。

潇洒哥曰:隋文帝杨坚以外戚之尊,受托孤之任,乘势而起,代北周,建大隋,灭南陈,结束了汉末以来近四百年的战乱。他执政初期,大力发展生产,减轻百姓负担,勤政爱民,心系百姓,国强民富,万邦来朝,开创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可谓居功至伟,辉映千古,岂不壮哉?然而,像许多有为之君一样,杨坚也未能逃脱执政晚期昏庸无道的“历史魔咒”,暴虐杀戮,猜忌贤臣,听信小人,所立非人,最终葬送了自己的大好江山,为后世耻笑,岂不悲乎?哪怕是像杨坚这样的明君,最终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晚年犯下严重错误,误国误民,一人之兴衰,牵连着天下兴亡与百姓福祉,古今之为政者,能不凛然生寒乎?

全文完。

1
查看完整版本: 隋唐英雄传之千古一帝杨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