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躁症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高一女生亲述我是如何从抑郁症中走出来的有
TUhjnbcbe - 2024/7/30 23:35:00

口述:王艳(化名)

整理:飞鱼劝学

我叫王艳,是一名性格活泼的女生,今年刚刚进入高中一年级学习。运气很好,上高中后被分到了一个尖子班,大家在学习上都你追我赶。

前不久,听到语文老师讲,深圳一名12岁的初中学生在家中坠楼身亡,他的父亲声称是学校作业过多导致,也有观点认为是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

我赞同第二种观点,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是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语文老师讨论到这个问题,我也非常兴奋地想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我的看法和观点。

学生自述:曾经也有过“轻生”想法

01.

在小学时,我的成绩比较优秀,在班上下学习成绩经常是前三名。上初中之后的前半学期,我的成绩考得不理想,父母开始着急,找我谈心。不过,父母并没有批评我。我也没有做过多解释,只是觉得这次没考好,下次一定把成绩拿回来。

但是,在后面的考试中,我的成绩还是不理想,而且有持续下滑的趋势。这时我有点慌了,难道我真的“不再优秀”了?尤其是数学,小学时还能90多分,现在已经考不及格了。我想把我的数学成绩一定要补回来,于是数学课我更加认真听讲。

没想到,无论我怎么认真,数学似乎都越来越难;尤其是进入初二时,数学课我就像“听天书”。更令人着急的是,越是听不懂,我的内心越是恐慌。后来,上数学课时我就干脆不听,每天都想东想西。

屋漏偏遭连夜雨,当我学习状态最不好的时候,同学也经常在旁边冷嘲热讽,我最痛恨那些看不起我的人,于是,当我听见有人冷嘲热讽时,我就愤怒地回怼过去。

同学关系越来越差,班上有些同学真是很烦人。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只要他们聚在一堆,都是在议论我,心情顿时又烦闷起来。

然而,家里的父母,也已经按捺不住情绪了。经常当着我的面“摇头”,教育我,批评我,责骂我。看样子,如果没有一个“好成绩”,似乎不会得到“好脸色”。

我曾经向父母解释过,初中的学科比较多,一下子适应不过来。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不好处,每天都是烦闷的状态。

但是,他们根本都不听,他们要的只是成绩,还关心你其他什么事儿呢?既然不听,后来我就干脆不说了,对他们也没啥话可说。

02.

此后,我回家后经常把自己关在卧室里。房门关上的那一刻,突然之间,我觉得好像关上了和世界沟通的那扇门。

成绩越来越差,越来越烦闷,越来越痛苦。这种烦闷,这种痛苦,没有任何人能够理解。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甚至也有过“轻生”的想法,觉得活着没啥意思。

最终,我顶住压力,撑了过来,并没有走上那条“不归之路”。现在想来,当时之所以没那么做,第一个原因就是“不敢”。

所谓“不敢”,其实就是“怕”。严格地讲,当时的我,思维还算正常,还没有进入重度抑郁,可能是中度,也可能是轻度。

当我内心备受煎熬,情绪激动之时,也曾划过手腕。其他人可能会无法理解,用刀或笔尖划手腕,为啥会“不痛”呢?

其实,在正常人来看,划手腕的确会痛;但是,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他往往是在无法忍受内心痛苦的情况下,才会划手腕的。

换句话说,内心的痛苦和精神的折磨程度已远远大于手腕划破出血的疼痛程度了。之所以要做出“划手腕”这个举动,有时候并不是为了“轻生”,而仅仅是为了“转移痛苦”。

03.

那个时候,我的“失眠”症状还不是很明显。为了能够让自己度过“难关”,我经常去寻找一些关于心理学的书籍,从中学习一些心理学尤其是情绪疏导、心理疏导的知识。

曾经有一个我认识的同学,在另外一所学校读书,也是因为抑郁坠楼身亡。每当听到这类似的消息,我的内心都在颤抖,但同时也不断地提醒自己,千万不能像他们那样走极端。

后来,我利用暑假的时间,去参加社会义务劳动,体验一下生活,并以此来调节自己压抑的心情。经过两个多月的调节,我觉得我的心情放松多了。

逐渐地,我觉得自己开始恢复之前的那种乐观和自信。然而,从极度压抑到乐观自信,大概有一年多时间,父母虽然能够感觉到我的失落和变化,但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中间我经历了怎样的煎熬。

有时候,我觉得生与死就在一念之间。当一个人觉得“生无可恋”,极度绝望的时候,他有可能就会走极端。

在生与死之间,我也曾徘徊过一段时间。后来我最终战胜了内心的懦弱,我选择了勇敢面对生活,面对考试失利,面对五花八门的同学,我最后都“释然”了。

教师点评:初中是问题产生和解决的“关键阶段”

王艳同学的经历,具有代表性。很多学生在初中或者高中,都有类似的经历。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处在小学和高中的衔接阶段,是学生“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阶段。

第一,学习压力真的很大。

学生进入初中之后,家长往往把我在小学的成绩拿来和初中的成绩对比,然而这根本没有可比性。初中除开要学习传统的语文、数学、英语之外,还有物理、生物、历史、政治、地理等学科,学习的科目众多,知识系统庞大,而每个学科时间分配有限,要学好真的很难。这是本身的学习压力,如果父母对学生的要求过高,还会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及时疏导,很容易出问题的。

第二,青春期有叛逆心理,同学关系难以相处。

进入初中之后,对学生影响最深的就是“同学关系”。每天都要跟这些同学在一起生活,每天要听到各种各样“奇葩”的言论,这些言论里面有幽默搞笑的,也有嘲笑别人的,有攻击辱骂别人的。绝大多数都学生说话时都不会考虑到别人的感受,有时候还会故意去捉弄、侮辱、攻击别人,这可能是青春期学生的共同表现吧!但是,对于抑郁症学生来说,对这些言论非常敏感。在这种语言刺激下,同学关系逐渐恶化,感觉每天呆在教室里都是多余,思想总会走神,学习上完全无法听讲。

第三,家长根本不会理睬学生反馈的“小问题”。

最让学生烦恼的是,每次学生跟父母谈论学校的这些问题时,他们都觉得这是“小问题”,是“鸡毛蒜皮”的事情,不值一提。但家长越是这么说,学生就越是烦躁,反感。家长根本不懂学生的内心在想什么。我认为,学生和父母发生矛盾冲突,有时候就是这些所谓的“小问题”。在家长看来是“小问题”,但学生看来却是“大问题”。当父母不再聆听学生的倾诉时,情感沟通的大门就会像房门一样关上。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是学生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阶段。当然,这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阶段。如果重视不够,问题得不到解决,学生就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如果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那么就不会发展成严重的心理问题或抑郁症。

当然,王艳算是幸运的,她能够及时地从抑郁症中走出来,大部分是靠“自我”的力量。其内心非常强大,这也为其他抑郁症患者带来一些启发。

建议:在抑郁症面前,学生必须主动想办法“自救”

根据这么多年的带班经验和了解,我发现抑郁症中大部分原因都和学生的家庭有关。我所听到的几个抑郁坠楼的,都是“单亲家庭”。

我们通常都认为,如果学生患有抑郁症,需要家长精心照料和陪伴。这种说法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问题在于真正能做到精心照料和陪伴的家长又有几个呢?

一方面,大部分家长都有工作,平时都要上班挣钱,哪有时间每天陪伴学生呢?有点家长能够陪伴学生,但家长缺乏专业知识,不知道如何跟学生沟通,也不知道如何疏导学生的狂躁情绪。

另一方面,抑郁症尤其是“重度患者”,需要有专门的医生和药物来治疗,这就需要一大笔费用。很多家庭经济条件有限,担不起这一大笔费用,就没办法让学生得到及时地、专业的治疗。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必须想办法“自救”。当父母无能为力时,只有自己想办法去改变了。我认为,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强调积极“预防”,如果有了“坏情绪”或者“抑郁征兆”,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1、我们面对“坏情绪”应该冷静思考。

人往往会在内心烦躁时冲动自我,恶语相向,这时,人和人的沟通好像没有用,反而会让那些没过脑子的话或行为伤害关心我们的人。所以,遇事我们要冷静,平复心情,释放压力。可以通过听歌、散步、看书、购物、劳动、写日记、体育锻炼等方式分散注意力,缓解压力。

2、我们要想尽办法进行“主动沟通”。

在“坏情绪”压抑内心的时候,学生要与包括家长、老师、朋友在内的人进行沟通,沟通是很有必要的。“坏情绪”不能憋在心里,不能让它们摧毁我们的内心和灵魂,不能一意孤行,要倾诉出来,并且听取他人的建议。

3、我们自己要提高心理承受力。

面对问题,我们不能逃避,要找到自己烦闷的原因,寻求帮助,战胜困难。同时,我们还要锻炼自己,增强心理承受力。只有拥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驱除“坏情绪”。如果心理承受能力过于脆弱,那么最终受伤的还是学生自己。

结束语:

王艳同学曾经在一篇作文中写过这么一段话,现在我将其摘录过来,分享给大家,希望所有的同学都坚强起来,早日战胜抑郁!

普希金说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我学着不去担心太远,不计划太多,反而能勇敢冒险。青春短暂,荣华易逝,年少的我们肆意生长,而“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谦虚的年轻一代”,我们更应该过好当下,提升自我。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活着”!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一女生亲述我是如何从抑郁症中走出来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