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是望子成龙,为了孩子有个好未来,不断督促他进步,可一句好话能让孩子重拾信心,一句不好的话却能让孩子陷入自卑。“爱之深,责之切”,可父母有些话一旦说出口,就像锋利的刀子,伤害着孩子,更可能需要孩子用一生去治愈。
每位父母望子成龙的心切是可以被理解的,但并代表我们可以忽略孩子的内心感受。很多时候作为父母,我们都可能潜意识下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忘性大,对于孩子的沟通或批评方式毫不在意。认为,我这么说完全是为你好。但是,孩子真的会理解父母内心所想吗?并不会。孩子可能想的与家长想表达的真实意思背道而驰。长此以往,孩子不但越来越难跟家长沟通,更不会听从家长意见,等到孩子真正长大后,家长们才发现孩子离自己越来越远了。但是,如果我们最初就跟孩子建立了正确的沟通方式,相信也可以帮助孩子走的更好,更能避免后面或未来可能会产生的矛盾、分歧等。俗话说:“正确的沟通方式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更是家庭教育的催化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人民日报》帮大家总结的七种“无效沟通”方式以及应该如何正确沟通,看看这其中有没有你经常挂在嘴上,却已经对孩子产生影响的话。当孩子调皮或犟嘴时,你会不会总说:“住嘴!你怎么就不听话?”此时,家长内心觉得我是在正向引导你,你要听我的话,这样做才是正确的。可在孩子看来,你又再凶我,我凭什么不可以有自己的思想和选择呢?我也是一个独立的人啊。当家长和孩子完全用两种角度去看待这一件事的时候,矛盾必然就会出现,而矛盾出现的点往往源于中国家庭的一种“特殊”的教育环境。《圆桌派》的一期节目中,嘉宾武志红说:“权力,才是中国家庭中一个绕不过去的东西。”很多父母和对话里的妈妈一样,在和孩子的沟通中,看似在民主地征询孩子的意见,实则完全忽视了孩子的真实想法。通过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了孩子,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家庭中的绝对权力地位。《人民日报》评:不要一味要求孩子服从自己,给孩子争辩的权力,培养有主见的孩子,学会与孩子说话,当孩子与父母顶嘴时,沉默会更具震撼力。每位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可能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一些家长会把孩子当做朋友平等对待,但也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小,就应该事事都要遵从自己的安排,对待孩子经常用“命令”的语气。喜欢把“我说不行就不行”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当父母说出这句话时,孩子心里想的并不是你说的是对,应该这样去做,而只是选择暂时性的服从。长久下去,孩子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有研究表明,一些长期被父母压制下成长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往往会表现的更加叛逆,甚至做出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第二种则是专制型父母养育的孩子,很容易形成被动、懦弱、依赖心理,甚至会出现不诚实的性格特点。《人民日报》评:别耍“因为我是你爸爸”的威风,惧怕不等于信服,尊重孩子的选择,学会与孩子商量,听听孩子的建议。在一个逐渐限制家长体罚权的现代社会里,家长很可能将失落的体罚权改成语言虐待,通过粗暴的、羞辱性的、威胁性的语言来“管教”自己的孩子。家长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剥夺孩子的自主可能。比如,家长对孩子说:“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我的一位同事就曾经和儿子因为一些小事吵架,孩子妈妈气冲冲地对孩子说:“行,你就这样吧!下车!白养你了!我再也不管你了,你去露宿街头吧!别回家了!”孩子在车还没完全停稳,就打开了车门直接跳了出去。直到晚上孩子也没回来,妈妈给我们所有同事帮忙打电话找,直到第二天上午才在一个麦当劳的台阶上看到坐在店门口一晚上的孩子。因为妈妈的一句话气话,孩子却风餐露宿了一宿。当我们用威胁的语气来和孩子沟通时,很容易造成难以挽回的局面。当孩子无法承受源于家庭的一些语言虐待时,孩子必然会通过各种非正常的手段和心理将内心的委屈反映出来,而最后的苦果还是要家长自觉来承担。生活中,不乏家长威胁孩子,孩子做出极端举动的案例,这方面的教训是惨痛且真实的。尤其是当孩子碰到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我们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一下,了解整件事的前因后果,再进行沟通。《人民日报》评:“没有力度的话不要说,别把父母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停止空洞的说教。尊重是最好的办法,批评孩子时,注意不要伤着孩子,宽容孩子的“不务正业”,不要强迫孩子做他暂时不喜欢的事。”有多少人小时候,因为学习问题被父母这样教育过,总对你说再不好好学习,长大就只能捡垃圾了。这句话看似稀松平常,但实则会对孩子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第一是对不同职业产生高低贵贱之分,很难学会尊重别人和别人的职业,第二这种类似于“恐吓”的方式对孩子精神上也是一种伤害。很久之前,新闻中就报道了一位母亲对11岁儿子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这位母亲说:“你以后要不好好学习的话,你明天就要去捡垃圾了。”母亲本意是希望孩子可以好好学习,但殊不知这句话刺激到了孩子,让孩子趁家人不注意就偷跑出去。当父母发现孩子不见后,第一时间就报警求助,当找到男孩那一刻,家里急问他去那里了。孩子却说:“我去捡垃圾了,体验一下。”原来男孩把父母吓唬自己的话当真了,并且真的去施行了。他信任父母对自己未来人生的判断,认为自己今后的人生真的会如父母所说的那样去靠捡垃圾为生,所以他想体验,为已知的“未来”的人生做准备。父母总觉得自己说的话,孩子不会往心里去,但真实情况是父母的每一句评价,每一次对自己的态度和表情都在影响孩子对自己的认知。他们不会去怀疑父母话语的真实性,而是内化为自己的问题,陷入一种自我怀疑和否定的情感中无法自拔。每一个对父母深信不疑的孩子,面对这种吓唬式的管教,都是在遭受身心的打击。人民日报说:“摆正期望的天平,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你做不到。做一位自信的父母,孩子需要赏识,渴望被肯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父母首先要有自信。”前两天和同事聊起孩子最近“玩心重”的问题,她显得有些心力憔悴,她说:“如果,你在我家待一天你就知道我要劝他多少次,别玩游戏了,多看会书!别看电视了,快去背单词!玩心太重,自主学习能力太差,不急不行啊!”我则是安慰她说,其实孩子都是贪玩的,那是他们的天性,要顺着他们的成长规律来,不能扼杀孩子的天性啊。同事则不以为然,认为孩子就需要拿“小皮鞭”在后面赶着,才能知道努力。相信生活中也有不少家长对孩子“玩”这件事抱有很大的抵触情绪,甚至为了让孩子能多学习一点东西,剥夺了孩子大部分的游戏时光。但近三十年来的脑科学研究表明,游戏在动物和人类发展中的作用远比先前估计的更重要。游戏的重要性也许可以和食物、睡眠、性等人的基本需求相提并论。可见,“玩”也是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仔细看观察就会发现,孩子总是能在玩耍的过程中学习,通过玩游戏也可以对孩子身体、认知、情感、社会等各方面能力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和价值。管理学大师史蒂芬·柯维提出:“锻炼身体,可以调节压力,培养积极主动的能力。”尽情玩耍,并非是放纵孩子,相反,是让孩子在玩耍中释放学习的压力,给自己的精神层面充电。无论是学还是玩,都可以遵从“要事第一”原则。把当下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玩的时候好好玩,学的时候好好学,互相链接,达成平衡,才能产出最佳效能。《人民日报》评:“不要剥夺孩子玩耍的权利,那是童年最大的乐趣。反思,孩子最喜欢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怎样才能让孩子把玩的心用在学习上?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进步。”不少父母都会犯这样一个错误,那就是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对比,然后再孩子面前夸耀别人家孩子是如何如何好,批评自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学习一下。实际上家长的本意是想告诉孩子要学习别人的优点,但在孩子看来,自己再父母眼中就是个“失败者”,父母总是对自己失望,自己样样都不如别人,当这样的状态持续久了,不要说对孩子起到激励作用了,只会伤到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导致孩子抱有“破罐子破摔”的不良心态,他们会想反着我做什么父母都不满意,我为什么要努力呢?反正我做什么父母都觉得别人更好,我再差又能怎么样呢?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说:“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父母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孩子对自己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如果在爸妈眼里,自己不如别人,他就会觉得自己确实比不过。如果爸妈觉得自己不行,他就会觉得自己确实不行。网上有个「精神病院发生过的真实事件」的高热话题,话题底下,排名第一的是
邓学长的回答,她描述了自己曾患抑郁症时在精神病院的见闻。而在她的描述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进入精神病院的原因:是她的妈妈将她一步步逼成抑郁症,逼进了精神病院。她的妈妈有着很强的攀比心。小时候,她妈妈一心要她在学习上比过所有人,比不过,妈妈就会愤恨地打骂她:“为什么别人可以你就不行?”长大后,妈妈的攀比范围更不仅限于学习。工作、婚恋甚至生活中的各种小事都是妈妈攀比的对象。在压抑的成长环境下,她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住进了精神病院接受治疗。可在得知她生病后,妈妈的第一句话不是关心,而是:“你怎么这么玻璃心,为什么别人都没事,就你得了抑郁症?!”母亲永无休止的攀比,导致本就精神脆弱的她还患上了狂躁症,她只要一听到“妈妈”这个词,就会犯病。这段经历,让她在病情稳定后至今,都无法正常面对妈妈,对社交产生恐惧。妈妈的虚荣心,毁了她对人生的所有希望。在孩子心里,“别人家的孩子”就像一面镜子,无论自己做得怎么好,镜子都会告诉他,没有比别人好。不仅如此,“别人家的孩子”还让原本充满爱的“妈妈”一词,变成了噩梦般的存在。这样在“别人家孩子”阴影下长大的孩子,需要用一生来治愈自己的内心。《人民日报》评:“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因材施教。聪明的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跟自己比赛,让孩子以他自己的速度成长。”孩子上学以后,家庭辅导作业成为困扰所有父母的难题,正是应了那句话——不写作业时,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如果说写作业是小打小闹的话,那么考试结束后,绝对是一次大的爆发。孩子的考试成绩不理性,父母说得最多的话是:你又错了,真笨!本来家长想表达你再用心点就能成功的,但孩子在父母眼中看了一个不被认可,不被喜欢的自己。当孩子在面对面对失败时,从父母那里寻求不到鼓励,挫败的情绪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宣泄时,就很容易变得不自信、胆小,最后拒绝再去尝试。有句话说:“不要用你的情绪,去指责孩子的失败。”父母可以尝试换一种沟通方式,并帮助孩子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孩子。通过共同寻找方法,引导孩子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继续尝试调整,避免孩子再次失败。更不要把宣泄情绪当做沟通的方式和目的。多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发掘孩子的优点,不要揪着缺点批评不停,多说一些鼓励话,少说一些责备的话,用温柔而坚定的语气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可以做到的。《人民日报》评:教育孩子是疏而不是堵。失败乃成功之母,要允许孩子犯错,在他失败后鼓励他继续努力尝试,而不是彻底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