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躁症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什么是闹情绪的哲学看清心的本质,学会 [复制链接]

1#

撒娇和发飙,只是闹情绪的形式不同,前者让你开心,后者让你生气。实际上,这俩一回事,只是在考验你自己的心态。发飙再怎么不堪,总比闹事要强。这世界上想闹事的人不少,其实他们闹不成事,不妨让他们发发飚。

到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慢慢就不太有脾气了,爱看古书,向往天地精神,根本不那么在乎大街上人多了还是人少了。上了年纪,越来越觉得人要有理性,但也要有一些情绪,情绪是生命的底色。

能表现的情绪

我们总是希望人能理性、安静,有团队合作精神,这是社会的要求。社会是被设计成理性的,因此,所有的社会都把理性当作第一位。但这不等于情绪不重要,而且情绪未必就是负面的。

情绪与情商有关。我们的教育,不仅要教智商,还要教情商。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一定要给孩子们进行情商教育,让学生释放他们的情绪,尝试自己管控情绪。初中有了一定的情商,到高中就有可能进行意志教育,一种判断力教育。在很多时候,谈不上对错,就是“两军相遇勇者胜”。意志薄弱的人,注定了一事无成。关键是能不能在恰当的时候表现出勇敢,而不是躲在电影院里当“战狼”,更不是在键盘上杀声震天。而且,勇敢的方式未必就是嗓门高、握拳头、瞪眼睛,恰当的语言、到位的姿态、必要的实力,可能是最勇敢的方式。

所有这一切,都跟情绪有关。情绪要不经常闹一闹,估计很难有大出息。或者,有可能变得很阴沉,人格很变态。

有的人闹情绪,表现得很狂躁,这很让人讨厌。我想,心理医生对此应该有说法,可能是一种疾病,甚至有严重的生理病变,譬如癌症。在我的生活里,遇到过脾气很暴烈的亲友,因为是亲人,你必须去面对,但脾气真的不好。那些亲友后来都很不幸,几乎全是癌症去世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脾气。特别是读了点书的人,不要成天怨天尤人,更没必要天天在家心忧天下,做好自己手上的小事最重要。

佛教的办法就一句话: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佛教有很理性的一面,告诉你持戒很重要,是第一位的。但修禅,就未必很理性,有的禅师要你打消所有的杂念,守净;有的禅师,要你就在杂念里不生任何的,缘起缘灭,不要刻意生起分别心。后一种境界更高,但比较难以做到,就好比是要恰到好处地“闹情绪”,让情绪释放出来,却没有伤人。高明的外交官,一定是闹情绪的高手,让对方感到疼,还给对方留面子。

看不见的心

情绪在哪里?当然是在心里。中国人平常都很有心,但不太擅长懂别人。

我自己就不太会懂别人的心,这是我的老毛病。要是能善解人意,就可以做大官发大财。做官做生意的人,未必智商很高,但情商一般都很高。别人没留意的地方,他们能看在眼里,还能有一番发挥。

我没听到过什么人能把心理问题讲得头头是道,但在中国,经常听得到把心理问题变成社会问题。我们总要把内心的想法套到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对周围人际关系的揣摩,喜欢对号入座。我研究宗教学,这圈子里几乎没人研究宗教心理学;我有很多朋友研究社会学,到现在还没听说哪位专门研究社会心理学。北大的心理学院是从哲学系分出去的,但他们现在做的主要是实验心理学,基本上属于理科。现在很多治疗抑郁症的机构,主要是靠药物控制,把心理问题还原到生理机制。心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值得我们单独深入研究。

儒家圣人很擅长谈社会问题,在推仁政的时候也会谈人性的事,有时就触及到心理活动。譬如,孟子讲四端说,他对当时可能已经年迈的告子说: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孟子·告子上》)

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是长期社会诱导的结果,非人之本性。但孟夫子讲的“恻隐之心”,我认为属于人的本性,是一种生命的本能。有人要掉下去了,你去拉一把。这是人的本性,一种真情的流露。孟子之所以了不起,至少有两点很伟大:一是他能把这种真情引到社会的正能量上去,讲仁义礼智是人固有的天性。他能完成这个论证,我做不到。二是他还保留了恻隐之心,不像后来的圣贤,完全不要人欲。人要是没有了欲望,还能活下去吗?这就好像一个人一辈子面无表情,那还叫人吗?当然,古代中国可能制度建设不够,要不把话说狠点,可能就会人欲横流。圣人用心良苦,伟大!

理学家后来谈“心统性情”,理性的、感性的内容,都由这个心统一起来。这个思想很伟大。张载说:“性者理也,性是体,情是用,性情皆出于心,故心能统之。”他把心里的情绪给予了正面的说明,以体用的方式把性与情统一起来。心要发挥这种统一的功能,高度理性。朱熹对此有精彩的分析,“性便是许多道理,得之于天而具于心者,发于智识念虑处皆是情,故曰心统性情。”性和情是未发和已发的关系,未发的是天理或性理,也就是儒家所讲的仁义礼智,已发的是符合这些性理的道德实践,要靠长期的“存养”“主敬”才能获得。

佛教对“心”的讲解很复杂。从来源上讲,把心分成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换一句话说,佛教的心是由八识构成的。从表现上讲,把内心的复杂世界细分为51种情况,我们的专业术语称之为“心所法”,分成六大类:遍行、别境、不定、善、根本烦恼、随烦恼。这种分类很复杂,今天我都不想讲,但能带来烦恼的心理活动居多,特别是最后两大类,多达26种。贪、嗔、痴、慢、疑、恶见,还被列为“根本烦恼”,也就是动不动就冒头惹事,干扰正常的生活。

我们好多人“闹情绪”,直接变成发脾气。为啥?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意识自己的心情原来是那么复杂。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都很丰富,都很复杂。不是一定要成为圣人,才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每一个普通人的内心都很丰富,只是大家不知道。没有学过佛教的人,真不知道心有多大。由你闹,爱闹多大就闹多大,你也逃不出这些心所法。佛教的引导,就很简单:闹由你闹,但你要明白你在闹啥。明白了,你就能通情达理。大家一定要记住,通情才能达理。很多人一上来就要达理,然后才想到通情。这弄反了。

其实,佛教所讲的心,还有一个最大的功能,与中国哲学讲的都不一样,那就是缘起万法的功能。以前我们谈的都是心的认识功能,佛教还讲了心的造作功能,相由心生,三界唯心。

王阳明是心学大家,受佛教的思想影响比较明显。他讲“心外无物”,多少已经讲到了心的造作功能。《传习录》里有一段王阳明与朋友的对话,讨论如何认识岩中花树,他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则故事很著名,他还有一句名言更著名。“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儒佛贯通,成为中国思想史上最了不起的哲学家之一。他把“无善无恶”当作心的根本,这是说实话。情绪、情感,是我们人之为人最宝贵的东西。非要把“理性”看得高过一切,那是因为老想着社会上的那些事。

情绪是放不下的。只要还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闹出来的情绪,自然就会与人为善。怕就怕从小有太多的期望,又有太好的环境,整个人早已经变态,早没有了正常的心理反应。

于念而离念

情绪一闹就能表现出来,但心却总是看不见。怎么办?

佛教的办法是“观心”,了解你每一刻的心情。起心动念,都不要放过。这对人的要求非常高。《坛经》还进一步说,“于念而离念”。惠能大师说,“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离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什么是人的本性?无住于相。你以为你能坚持,错了,见异思迁是我们的本性。所有在你眼前出现的事物,都是一时一地的。这些事物确实是真实的存在,但是有条件的,条件变了,就会面目全非。既然如此,你又何必坚持己见?

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所以,禅宗要讲的最高境界是“随缘”,有一颗真实的平常心。你有本事就闹出来,但千万别当真,那都是“尘劳妄想”。大家其实都很怕闹情绪,因为闹的人自己很当真。实际上,佛教告诉你,你闹的情绪,不过是一个念头。老不闹,脑子慢慢就不好使。但闹了,你要知道这充其量是一种自嘲,也是一种幽默。

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什么?身心解脱。

人生在世,我们的确要有家国情怀。但今晚是讲心理问题,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能力去管家国大事。我们就不要给自己下太多的套,能放下的就放下,首先是健康。大家的健康是对社会的贡献。身体要健康,心理也要健康。

(作者:李四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