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父母的身、心、志、慧
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这么一段母子的对话:
“孩子,要是有一天妈妈的眼睛看不见了该怎么办?”
“妈妈,我会请全世界最好的医生给你看病。”
“呵!我的宝贝孩子真好!”
“妈妈,那要是有一天我的眼睛看不见了,你会怎么办?”
“妈妈会把自己的眼睛换给你。”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给予我们的是最博大无私的爱,倾其所有,无怨无悔,不求回报。反观我们自己,为人子女的我们,孝养父母,我们做了多少?今天,我们就是来补足这一课,共同学习一下我们应该如何孝养父母。
孝是做人的根本。中国有句老话说“百善孝为先”,一切善行之中,孝是排第一位的。孝是人生中最深远而且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感,是一个人最原始、最真实的慈悲心的流露。
我们中国的老祖宗非常有智慧,我们看这个“孝”字的组成,上面是一个“老”字,下面是一个“子”字,我们看到这个“孝”字就会想到老与子是一体的,父母呵护着子女,子女背负着父母,前无始,后无终,一辈还有一辈,辈辈承传。因此,老,要教子;子,要养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天经地义的道理。
父母为我们操劳一生,付出所有,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抚养成人,照顾我们穿衣吃饭,让我们接受良好的教育,为我们辛勤劳动,为我们遮风挡雨,我们为人子女的,一定要能体会到父母的这片苦心,要能体会父母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爱护,要时常感念父母的恩德,在心中自然而然地就能生起对父母的孝顺与恭敬之心。落实到我们的行为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孝养我们的父母:
一、养父母之身
「养父母之身」是指我们要常常体恤父母的身体状况,要细心的关怀父母的身体健康。在古书中记载,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我们就要把他当小孩子来关怀照顾。父母年岁大了,照顾父母要像照顾孩子一样,要谨慎、要细心,饮食起居都要留意。尤其是饮食方面,一定要选择他生理所需要的,这个一定要懂得。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不相同的,所需要的养分也不一样,但是有一个总的原则,那就是要选择容易消化,容易吸收的,以素食为佳。现在社会比过去进步了很多,体检非常地方便,我们要定期带父母去做身体检查,检查之后才知道他缺乏些什么,需要哪些营养,我们再来调节他的饮食。在季节交替、天气变化的时候要叮嘱父母换衣服,吃东西要注意卫生,如果和父母不住在一起的话,要经常打电话,观照父母的生活与身体,这是养父母之身。
二、养父母之心
我们除了要养父母之身外,还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的什么心?清净心、欢喜心,让他一生当中没有忧虑、没有烦恼。生活起居照顾到了,如果父母常常忧虑,那也是不孝,没有尽到孝。父母通常都有哪些忧虑呢?大概最难舍的就是儿孙了。如果子女多,子女不和,他忧虑;儿女都成家了,妯娌之间不和,父母也忧虑;如果孙子多了,眷属多了,他忧虑操心的地方就更多了。由此可知,要养父母之心,让父母没有忧虑,欢欢喜喜的过日子,这桩事情真的不容易。不但家庭和睦,亲族和睦,朋友和睦,在学校念书,尊重老师,与同学之间也要和睦;在社会上工作,尊敬你的领导,对你的同事要和睦,你的父母才能够安心呐。
《孝经》中告诉我们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养则致其乐”,就是指:我们为人子女的要让父母生欢喜心,一定要顺着父母的意思,不能以我们的意思去孝顺父母,那是我们的偏执。孟子说“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这句话就是说我们不顺承父母,是没有资格做儿女的。我们为人子女的,一定要了解父母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然后落实弟子规教给我们的“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我们的行为要让父母放心、安心,要让父母生起欢喜心。
三、养父母之志
养父母之志,父母对我们的期望,我们能不能做到啊?为人父母的都盼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做父母的希望子女作圣作贤,作正人、作君子,社会大众尊敬赞叹,做父母的人心里欢喜。《孝经》中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我们为人子女的,要去为社会作奉献,用自己的能力造福人类,帮助他人,这样我们能赢得社会的尊重与赞叹,人们都会赞叹说“某某某的父母,养育出这么好的孩子”。这就是“扬名于后世”,以彰显父母的德行,当我们用自己的德行与付出,让父母感受到光荣时,这就是大孝显亲的表现。由于你的成就,让社会人士肯定了父母对你的教诲,这是养父母之心,也是养父母之志。
四、养父母之慧
养父母之慧就是要长养父母的智慧。孔老夫子曾经说过“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夫子告诉我们:第一戒,少者戒之色,少年时期,血气尚未稳定,如起色欲,必致百病丛生,寿命短促。第二,壮者戒之斗,人到了壮年,血气方刚,很容易跟人家竞争起冲突,所以,这个时候切忌跟人在工作上,甚至肢体上产生一种敌对状况,要扩大自己的心量,避免这样的过失。第三“老者戒之得”。人老了最忌讳的就是常常患得患失,说明白一点就是有点贪心,贪这个、贪那个,别人的孙子又怎么样,我们又没有,常常就在这种情绪当中,很难快乐,很难知足。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机会,趁父母心情比较好的时候,引导他要放下这些执著。告诉父母亲钱够花就好了,家财万贯每天吃多少?还不就吃三餐而己?纵然我们有很多间房子,躺下去之后睡多少?也不过六尺罢了。所以,人生要知足常乐,要让父母能够慢慢地放下这些贪念。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引导父母接受圣贤教诲,让他们的心能够安住在圣人的教导中,这样父母的晚年就会越来越清净,越来越自在,越来越快乐。如果,我们能够劝导父母学佛、念佛,临命终时为老人组织助念,帮助老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则是最为圆满的尽孝。
胡小林、丁嘉丽老师的孝亲故事
胡小林老师的孝亲故事
下面我们大家共同学习两则孝养父母的实例,第一个是胡小林老师的孝亲故事。
胡小林,是北京汇通汇利公司的董事长,从接触传统文化开始学习《弟子规》,身体力行,落实《弟子规》,通过学习和落地,彻底地洗心革面,转变身心,并且带动公司所有的员工落实《弟子规》,帮助无数个家庭重新找回了和谐与幸福。
胡小林老师是一名高干子弟也是知名的企业家,多年以来,胡老师是如何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处,落实孝道的呢?
二O一O年起,胡老师父亲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他的眼睛处于失明的状态,走路行动不便,手术后患上了老年狂躁症,特别地沮丧,觉得生活没有希望。于是胡老师推掉所有的应酬,每天上午都回家陪伴父亲。
父亲喜欢吃点心,胡老师亲自去购买,面对七十多种美味可口的点心,老人家到底爱吃哪一种?他拿出读研究生和管理企业的本领,用本子登记造册,为爸爸排查点心,自己先尝,还拿手机拍下来。每次买四种,各二两,若不爱吃,再换四种。最后找到了父亲最爱吃的四种枣泥点心,软硬大小甜酸合适。只要看到柜子点心缺了,就再买二两,父亲吃的特别地高兴。「孝心,就是在这大海捞针里体现出来,所谓难能可贵,正是因为不容易,所以才可贵。」这是胡小林老师的肺腑之言。
父亲爱吃豆腐乳,但是他眼睛几乎失明,根本都夹不起来,这种痛苦的感受让胡老师难过地流泪。于是他就用筷子,将豆腐乳一口一口地夹到父亲的嘴里。连父亲的剩菜剩饭胡老师都一手包办了。
父亲身体不好,为了减轻父亲的病痛,要帮父亲做按摩,胡小林老师特地的买了按摩的书,找准穴位,认认真真地学,认认真真地帮老人做按摩。先擦上松节油,再用手肘和大拇指来推,甚至推得连手都抽筋了,老人觉得特别的舒服。
父亲长期便秘,上厕所的时间很长,有时候坐在卫生间里就睡着了,有时还会摔倒了。于是胡老师就搬一张板凳,陪父亲坐在卫生间里聊天
胡老师的孝行让父亲觉得生活又有了希望,有一天父亲对胡老师说道:「我每天最大的盼头就是盼你回来,只要一想到你要回来,再大的烦恼我都无所谓。」
这位老人久经儿子熏习,慢慢地对圣贤教育生起了无比敬重之心,并做出了让人惊叹的决定。老人生性节俭,自己穿的秋裤补丁摞补丁,原本想把自己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几十万块钱留给几个孙子,后来,在胡老师的影响下改变了主意了。他要把自己全部的积蓄捐献给圣贤教育事业---印书、刻光盘,免费送给天下最需要的人---这是老人的慈悲心肠。
胡小林老师真正将孝养父母落实到了实处,能说能行,才感召了父亲的转变。后来,老父亲命终,胡老师又组织助念护持父亲往生。胡老先生往生后,依照佛教的做法,胡小林老师为他做了七七四十九天的超度,超度的内容包括每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大众念佛和每七天一次的放生以及三时系念法会。帮助父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尽到了人世间最圆满的孝道。
胡老师在分享的时候说道:「孝养父母的过程,就是洗涤自己那颗肮脏心的过程,是焕发自己爱的过程。心善、心爱、念头好,依报随着正报转,自然而然公司就好、家庭就好、学业就好、身体就好。所以,孝道的圆满是大圆满。」
丁嘉丽老师的孝亲故事
还有一个特别感人的孝亲故事,是国家一级演员、知名影星丁嘉丽老师的亲身经历。以下内容摘录自丁嘉丽老师的分享《孝养老人心安理得》:
“由于改变饮食,妈妈的大小便都失禁了。我就细心观察,能知道妈妈什么时候大便、什么时候小便。妈妈有时大便干躁,自己解决非常吃力。我就耐心地沾着香油慢慢帮她抠,力度掌握得当,因为妈妈特别怕疼、怕痛,我每次极其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地抠,争取把疼痛减到最低。”“后来我经常帮忙同屋的阿姨们”。
“爸爸生病后,医院一样,有各种器械,还有两大罐氧气瓶。我一有空就看有关医学的书籍。”
“我觉得最好的医生是儿女,儿女最了解父母的需要。只要儿女用心,一定都能做到。”
“我是观察爸爸、妈妈的粪便,干了是什么原因,拉稀是什么原因。有时候,我会掰开粪便,仔细查看颜色,时不时闻闻味道,我就大致能知道爸爸是缺钠了,还是缺锌了。然后,我立刻采用食疗给他补。不是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嘛!”
后来丁嘉丽老师看爸爸真的是不行了,就把医院。医院。
“到那里后,立刻把老人家身上所有的管子都拔了。奇迹,再次出现!医院住了十二天,这期间一直有居士给他老人家念佛助念,他居然又平稳了,出院回家后又多活了两个月。”
“爸爸经过生死大劫,对世间没有留恋,特别向往极乐世界,念佛的劲头提起来了,有空就念阿弥陀佛。”
“幸运的是,爸爸咽气后,我跟很多居士一起为他老人家念了一天佛号,掀开往生被一看,发现我爸的脸上笑开了花,可漂亮喜相了。
我儿子是在殡仪馆看到姥爷最后一面的。一看姥爷的遗容竟是那样笑容灿烂,孩子止住眼泪,特别惊讶的直说“念阿弥陀佛不可思议!”
学完这两个孝亲的例子,不知道大家是什么样的感受?两位老师的身体力行,让我万分惭愧,无地自容,也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重新认识了这个孝字。
这个时候,会感觉到语言是很无力的。会感到,那种发自内心的感恩与感动。这种感动源自寻根,寻找到了光照环宇的中华文明之根,寻找到了天地之间、修身立人之根,寻找到了宇宙之间万物万法的大根大本。
南无阿弥陀佛!
特别感恩:短片中所引资料的提供者,无比感恩您们的付出。
扫一扫